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四、鹽的化學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1)金屬1+鹽溶液→新鹽+金屬2注:金屬1必須比金屬2活潑;反應物中的鹽一定要可溶;金屬1太活潑(如K,Ca,Na)不能得到金屬2.如:Fe+CuSO4 FeSO4+Cu(2)鹽+酸→新酸+新鹽如:AgNO3+HCl HNO3+AgCl↓(3)鹽+堿→新鹽+新堿CuSO4+2NaOH Na2SO4+Cu(OH)2↓NH4Cl+NaOH NaCl+NH3↑+ H2O(4)鹽+鹽→新鹽+新鹽如:BaCl2+CuSO4 BaSO4↓+CuCl2 三、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反應類型反應物條件生成物條件堿性氧化物+酸=鹽+水二者之一可溶須具備下列三個條件中任一條1.有沉淀生成2.有氣體放出3.有水生成堿+酸=鹽+水二者之一可溶堿+鹽=新堿+新鹽須二者都可溶鹽+鹽=兩種新鹽須二者都可溶鹽+酸=新鹽+新酸鹽可溶或難溶;酸須可溶 典型例題
例1 下列物質(zhì)放置在空氣中,質(zhì)量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A.純凈食鹽 B.氯化鎂 C.碳酸鈉晶體 D.氫氧化鈉解析 MgCl2、NaOH固體放置在空氣里易吸收水分而潮解,碳酸鈉晶體放置在空氣里會失去結晶水而風化,前者質(zhì)量增加,后者質(zhì)量減少,純凈食鹽不潮解.答案為A.
例2 怎樣用實驗方法來鑒定某藍色溶液是硫酸銅溶液?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解析 要證明某藍色溶液是CuSO4溶液,即要證明其中既含有Cu2+又含有SO42-,要證明Cu2+,可用比銅活潑的金屬,浸入藍色溶液后,金屬表面將會覆蓋紅色的銅,而要證明SO42-的存在,則需要加入用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將會出現(xiàn)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但為了看清溶液的顏色,必須先排除溶液中藍色Cu2+的干擾,可用NaOH使Cu2+沉淀下來.綜上所析,采取以下操作:
例3 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CuSO4、Na2CO3、NaCl、BaCl2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或幾種,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將此白色固體溶于水得無色溶液,取上述溶液少許滴加鹽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chǎn)生.根據(jù)現(xiàn)象判斷,原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zhì)是(1) ,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2) ,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是(3) ),若要進一步鑒定是否含有該物質(zhì)的方法是(4) .解析 解此題要熟悉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CuSO4溶液是藍色,與題目中無色溶液相矛盾,因此,原溶液中無CuSO4.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chǎn)生,此氣體是CO2,可以確定原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Na2CO3,而Na2CO3會與BaCl2反應生成白色碳酸鋇沉淀,與題意不相符合,因此不可能含有BaCl2.上述實驗不能說明NaCl的存在或不存在,所以,NaCl是可能存在的.可通過下述方法證明: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銀溶液與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含有NaCl,反之無NaCl.Na2CO3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但生成的Ag2CO3溶于稀硝酸,所以實驗時,不能只加AgNO3溶液.解答 (1)CuSO4、BaCl2;(2) Na2CO3;(3)NaCl;(4)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后,取所得溶液少量,依次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證明原固體中含有NaCl,若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證明原固體無NaCl.
例4 A、B、C、D四種金屬,分別投入稀鹽酸中,A、B、D反應后有氣體放出,C無明顯現(xiàn)象.再把A、D投入B鹽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沒有.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A>B>D>C B.B>D>A>C C.D>A>B>C D.D>B>A>C解析 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金屬與酸的反應,能制得氣體(H2)的金屬排在氫前,不反應的金屬排在氫后;二是通過金屬+鹽→新鹽+新金屬的置換反應,可推知反應物中金屬的活動性大于產(chǎn)物中新金屬的活動性.因為A、B、D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H2),說明A、B、D均為氫前金屬,而C不與鹽酸反應,則C為氫后金屬.D可以從B的鹽溶液中置換出B,說明D的活動性大于B,A不能從B的鹽溶液中置換出B,說明A的活動性小于B.綜上所析,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D>B>A>C,即選D.
例5 等質(zhì)量的A、B兩種活潑金屬(化合價均為+2價)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時,產(chǎn)生H2的質(zhì)量與反應時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右圖所示.(1)A、B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大小是 ;(2)A、B兩種金屬元素的原子量大小是 ;(3)在Mg和Fe、Zn和Fe、Zn和Cu中,A、B兩種金屬可能是 .解析 金屬活動性越強,越容易發(fā)生置換反應,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越快.由圖像可知,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等質(zhì)量的氫氣時,A用的時間較短,說明A與酸反應的速率快,A是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再由等質(zhì)量的金屬與足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關系,有Mg>Fe>Zn.Cu與HCl不能產(chǎn)生氫氣.答 (1)A>B;(2)A>B;(3)Zn和Fe.
例6 有一包白色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CuSO4、NaCl、KCl、Na2SO4、CaCO3、NaNO3、Na2CO3、MgCl2中的某幾種.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1)將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無色透明的溶液;(2)取少量上述溶液兩份,其中一份加入Ba(NO3)2溶液,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也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判斷:(1)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2)原混合物中一定沒有 ;(3)不能確定是否含有的是 .解析 首先根據(jù)物理性質(zhì)判斷某些物質(zhì)的存在與否,其次再根據(jù)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推斷其它物質(zhì).混合物溶于水形成的是無色溶液,可推知肯定沒有CuSO4和CaCO3(CuSO4溶液呈藍色,CaCO3放入水中形成懸濁液).當加入Ba(NO3)2時會產(chǎn)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沉淀一定是BaSO4,可推知原混合物一定含有SO42-,又因為CuSO4肯定不存在,所以能提供SO42-的只能是Na2SO4,即Na2SO4肯定存在;另一份加入NaOH溶液后產(chǎn)生白色沉淀,可知該沉淀一定是Mg(OH)2,所以原混合物中肯定有MgCl2,又因為混合物溶于水呈溶液,即不含有不溶物,所以在MgCl2一定存在的情況下,Na2CO3必然不存在,否則會產(chǎn)生MgCO3沉淀,而原混合物中是否有NaCl、KCl和NaNO3通過以上實驗無法推斷.綜上所析,原混合物中肯定有Na2SO4、MgCl2;肯定沒有的是CuSO4、CaCO3和Na2CO3;不能確定的有NaCl、KCl和NaNO3.
【課本難題解答】選擇適當?shù)幕瘜W式填在橫線上.1. + Na2CO3 2NaOH+ 分析 由鹽制堿根據(jù)酸、堿鹽的通性.只有堿+鹽→堿+鹽,由此反應物應為可溶性堿,而生成物必為碳酸鹽.根據(jù)復分解反應條件,由于NaOH易溶于水,則生成的碳酸鹽必難溶.因此反應物可選擇Ca(OH)2或Ba(OH)2.2.Ca(OH)2+ CaCO3↓+ 分析 根據(jù)堿的通性.由可溶性堿制鹽可選擇酸性氧化物、酸、可溶性鹽,由于CaCO3難溶,因此另一生成物是否可溶均可,由于生成CaCO3,因此所加酸為碳酸(不穩(wěn)定不選擇),酸性氧化物為CO2,可溶性碳酸鹽可為Na2CO3、K2CO3,但不能為(NH4)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