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離2011高考越來越近,現階段的考生和家長不僅思想不敢松懈,而且特別希望得到高考相關人士的點撥和指導,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贏得較大進步。北京晚報《人才周刊》記者就合理心態(tài)應對百日查漏補缺的主題專訪了全國數學特級教師、金鑰匙學校校長王建民先生。王校長指出,過去的高考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競爭,家長很少參與。而今,各家一個孩子的現實讓考生的競爭中加入了很多家長因素。家長之間從互相攀比孩子進入重點大學,到現在攀比進入清華北大,將來還要攀比看誰家的孩子可以到國外上大學。這促使校外教育如日中天,其中既有客觀需要的成分,也不乏浮躁的因素。下面,將晚報記者的采訪內容發(fā)布如下,以饗2011屆的高三考生和家長。
從學習作風上看,金鑰匙學校王建民校長將所接觸的孩子分為三類。
一類孩子主要的特點是會學習,有思想,知道自己的強項、弱點,到校上課或者做一對一輔導時提出的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另外,孩子自己整理的學習資料非常有條理,不僅能將所做過的試題按類別、按時間收藏整齊,還能將所做題目進行歸納整理——“剪刀加糨糊”的方法粘在自己的本上,明晰這道題應該怎么解,自己以前是怎么解的,錯在哪里,解了這個題目后有何體會或者從錯誤中能有什么經驗教訓?忌鷣碚依蠋熭o導的時候就帶著這個本子,問題也會非常有針對性,且要求教師針對問題作答,絕不是要老師長篇大論將知識進行重新歸納和整理。
第二類孩子腦子不笨,但是缺少獨立思考,特別是學習方法上和先進類孩子有很大差距。他們也能做到整理訓練卷子,編號有序,但是獨立思考不夠。他們反思自己的問題時往往是說某一大塊內容都不會,具體到哪些知識點上出現問題孩子自己也說不太清楚。但是,在教師講解以后發(fā)現,孩子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相當不錯。其實,這類考生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具體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需要改進,要像先進類孩子那樣,有自己一套治學的辦法。每做完一張試題不等于就畫上了句號,還要有所思考,很多“善后工作”需要做,“剪刀加糨糊”進行整理,寫上體會、經驗教訓,再找類似題目來做等。
第三類考生,基礎漏洞較多,學習方式以模仿為主,看老師怎么做他也怎么做,看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沒有主見和獨立思考,完全靠拼體力,采取通過大量的訓練熟能生巧的學習方式。學習態(tài)度較好的同學一般來說學得都很辛苦,比如11點不敢睡,別人做10道題他可以完成20道,但是成績提高的慢,原因就是孩子的獨立思考不夠,學習方式還處于初級階段。“拿高考數學學科來說,我們不反對一些東西要記要背,記背基礎上助力訓練形成一定的技能,試題開始的五六道題用很短時間完成并且取得助力能力,包括解答題的先進題或第二題先進問等,完全可以靠助力訓練取得助力能力。”王校長提出,然而高考中還有一部分中等題,需要的是熟練掌握技能加上對題目的理解,頓悟和助力訓練揉在一起形成模式才能拿下。更高級點的題目就必須要在理解、頓悟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主見,基于考生對知識的實質理解才能拿下。這類孩子的特點是把具有創(chuàng)造性,非常主觀、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多練、多做轉化為了體力勞動。
這三類孩子在不到百天的日子里,分數提高都是有可能的。王校長建議,提數的著眼點不要僅停留在知識層面——三類考生絕大部分知識的漏洞并不特別大,即使是第三類孩子,對于常見的公式定理也都記得很熟,考生要分出一半甚至60%的注意力放在非智力因素上。包括價值觀——是否把高考當回事,這在學習的勁頭上就能體現出很大的差距,還有行為習慣、學習方法等;建議考生可以自己進行這樣的工作,把課本、課堂筆記本進行整理,把做過的試題進行整理,按照類別分類,抽出一定時間回顧自身的強項弱項,為今后的80余天進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