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北京中考 > 中考作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5課程

2014年中考作文話題預測與思路指導:環(huán)境篇

2014-05-08 10:02:01  來源:考試吧

  一、素材

  言語類

  (一)名人名言

  1.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較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惠特曼

  2.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欲望。 ——甘地

  3.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4.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爾

  5.我們不要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恩格斯

  6.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tài)的美和天籟的美。——諾曼?卡曾斯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 ——老 子

  8.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

  9.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 ——陶淵明

  10.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陶弘景

  11.倉滿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包拯

  12.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zhàn)勝大自然。 ——達爾文

  13.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李清照

  14.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15.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 ——亞里士多德

  16.沒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huán)境,再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 �——曲格平

  17.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長岡半太郎

  18.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啟示的經驗來生活。 ——叔本華

  19.大自然斯不會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盧梭

  20.一切都是一個行列,宇宙便是用優(yōu)秀的步伐前進的一個行列。 ——惠特曼

  (二)妙語集錦

  21.人類對自然生態(tài)的道德期望必須與其對自然生態(tài)的道德責任相聯系,人類與自然生態(tài)之間必須建立一種等價交換機制,以此限制、消除人類對自然生態(tài)不負責任的邪惡行為和自利欲望的膨脹,匡正天人之間的嚴重不和諧關系。

  ——張立文

  22.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fā)展。

  ——世界環(huán)境與發(fā)展委員會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定義

  23.人類將會殺害大地母親,抑或將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濫用日益增長的技術力量,人類將置大地母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導致自我毀滅的放肆的貪 欲,人類則能夠使她重返青春,而人類的貪欲正在使偉大母親的生命之果——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價。——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

  24.除了足跡,我們什么也別留下;除了攝影,我們什么也別帶走 為了子孫后代,請留下一片凈土。

  ——臺灣森林公園環(huán)保廣告

  25.淡水用完——南北極取,冰山用完——過濾海水,海水用完——?——公益廣告

  26.人類是花的“根”,環(huán)境是未綻的“花苞”,“根”努力就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反之只有枯竭、謝落。

  ——哲學家如是言

  27.魯迅 :不在污染中爆發(fā),就在污染中死亡。

  裴多芬:環(huán)境誠可貴,治理價更高,若為利潤故,二者皆可拋。

  ——互聯網上網友戲改名人言論以諷刺當今環(huán)境現狀

  28.羅貫中:滾滾長江東逝水,“堿”花淘盡英雄,污染依舊在,不見夕陽紅。

  ——葉檀《關于環(huán)境問題的幾點思考》的觀感

  事例類

  數據

  失落的“伊甸園”——兩河流域文明的毀滅

  由于土地鹽堿化而引起古文明衰亡的較早案例

  位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文明較早的發(fā)源地之一。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古代世界較偉大的三個文明曾經在這里繁榮昌盛。蘇美爾、亞 述、阿卡德和巴比倫人相繼在公元前4000至前2000年間,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高度發(fā)達的城市文明,令世人嘆為觀止。然而,這些古文明的發(fā)祥地如今卻是鹽堿泛 濫、流沙縱橫的不毛之地。

  就這個問題,美國亞述學家雅可布生對西亞出土楔形文字史料做過一次深入調查。他發(fā)現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壤鹽堿化由來已久,始于公元前2400年的 拉格什城邦,不久就發(fā)展到幼發(fā)拉底河,1000年后鹽堿化進一步擴展到古巴比倫。20世紀5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雷伍德在伊拉克的耶莫組織過一次 由地質、氣象、動物和植物學家共同參加的大規(guī)�?鐚W科考古發(fā)掘,結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布雷伍德在《伊拉克庫爾德史前調查》中這樣寫道:

  人類以及他們從事的農業(yè)和牧業(yè),總的來說起一種破壞作用,盡管無人想有意去破壞……過去曾是叢林的整個平原和切姆查瑪克河谷的山麓地區(qū),如今連 灌木叢都不存在了。櫟樹灌木叢在還未長到6英寸之前就被砍伐。由于樹林和灌木樹的消失以及草地每年春季全被吃光,只剩下草根,土壤大量流失,填入河流……

  [點撥] 世界上環(huán)境問題日趨嚴重和惡化,即對地球造成了重大的傷害,也對我們的生存形成了嚴重的威脅。

  [適用話題]素材可用于“惡化”或“保護”“報復”一類的話題。

文章下長方圖-初中12本名著精華版資料包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兩小時1對1體驗

限時免費領取

0% buffered00:00Current time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