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木葉》練習題
2017-02-15 13:56:39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說木葉》練題目!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chǎn),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后,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為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yǎng)的小詩人。《說木葉》練題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說木葉》知識點大匯總
《說木葉》功課助力功課
一、課內雙基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裊裊(niǎo)得魚忘筌(shuān)
疏朗(shū)翩翩起舞(piān)
B.皎皎(jiǎo)窸窸窣窣(suō)
褐綠(hè)纏綿悱惻(mián)
C.灼灼(shuó)四處漂泊(bó)
觸及(chù)空氣濕潤(rùn)
D.寒砧(zhēn)冉冉升起(rǎn)
凄清(qī)笑聲爽朗(shuǎnɡ)
【答案】D(A。“筌”讀quán;B。“窣”讀sū;C。“灼”讀zhuó。)
2.這篇文章實際上是談論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為什么把“說‘木葉’”作為標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把標題定為“說‘木葉’”,就可以把古詩中的意象“木葉”作為論題,圍繞它展開全文。
B.作者先排除古代詩人考慮文字洗練的因素,再探尋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蘊含有落葉的因素,較后從中得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并加以闡發(fā)。
C.從現(xiàn)象談到本質,從個別談到一般,從具體談到抽象,既深入淺出地闡發(fā)了理論,又易于為廣大讀者所接受。
D.如果把題目定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也無不可。因為作者考慮到讀者是中孩子,力求寫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所以采用這個標題。
【答案】D(作者寫本文時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課本,也不是專為中孩子寫的。)
3.下列對句子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自從屈原吟唱出這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傳誦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了啟發(fā)。”
文章開頭緊扣題目,說明“木葉”的來歷,以及對后代詩歌產(chǎn)生的影響。
B.“如謝莊《月賦》說:‘洞庭始波,木葉微脫。’陸厥的《臨江王節(jié)士歌》又說:‘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這些詩句,都是為了說明古代詩人特別喜歡使用“木葉”一詞,因此“木葉”在古詩中很常見。
C.“‘木葉’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說明的。”
設問開頭,引出對“木葉”與“樹葉”在詩歌運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頌》里就說:‘后皇嘉樹,橘徠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隱士》里又說:‘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木葉”就是“樹葉”,引用詩句說明古詩句中“樹”和“葉”是常見的,而“樹葉”連用不常見。
【答案】B(引用詩句說明這些詩人使用“木葉”是受了屈原的影響,是從屈原的詩句中得到了啟發(fā)。)
4.對“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這句話的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這”指代“木”,“木”就是“樹”,二者是同一概念,但兩個詞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著“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說木質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樹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質的葉子。所謂“暗示性”是特指詞語的形象色彩。
B.“這”指代“木”,“木”具有木質材料的影子。人們一看到“木”,就想起樹干,很少想到樹葉。“木”是秋風葉落情景中的鮮明的形象。所謂“暗示性”,應該是詞語的形象色彩和聯(lián)想的意義。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是就詩歌語言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含蓄性特征而說的。
D.“影子”是指詞語字面意義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課文所說的“語言形象一切潛在的力量”。
【答案】A(“暗示性”不僅僅指詞語的形象色彩,還包括聯(lián)想義。)
5.下列對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1段,說明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文章舉了謝莊《月賦》、陸厥《臨江王節(jié)士歌》、王褒《渡河北》為例。
B.第2段,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后來又發(fā)展到用“落木”。
C.第3段,說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于“葉”字。由此可見,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qū)別。
D.第4段,說明“木”的先進個藝術特征:含有落葉的因素。
【答案】C(關鍵在于“木”字。)
6.捕捉文中信息,選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
A.“木葉”這個獨創(chuàng)性的詞語,源出于屈原《九歌》:“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木葉”之所以成為歷代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對象,是因為歷代詩人們受到屈原詩的影響和啟發(fā)。
B.“落木”這個獨創(chuàng)性詞語,源出于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杜甫創(chuàng)造出了千古流傳的形象鮮明的詩句。使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桑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詩中的“落葉”是碧綠柔軟的,是春夏之交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屈原詩中的“木葉”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二者的顏色、質感、密度、動感都有所不同。
D.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詩中的“黃葉”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飄零之意,而且顏色濕黃而非枯黃。“木葉”是風中飄零的枯葉,屬于風而不屬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答案】B(“使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錯,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
二、文本精品
閱讀下列文段,問答問題。
從“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到“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原文見課本。
7.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不落于言筌——不在語言運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跡
B.“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
相去無幾——距離不遠,差別不大
C.吳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一面
足以——完全能夠用來,夠得上
D.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
然則——連詞,用在句子開頭,相當于“那么”
【答案】D(然則——連詞,用在句子開頭,相當于“既然這樣,那么”。)
8.本文題目是“說‘木葉’”,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目的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9.從上述引文中,你感悟到“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藝術特征?請參照原文段概括為3點。
答:①“木”的先進個藝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的第三個藝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木”字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尤其能構成秋景中的鮮明形象
②由“木”產(chǎn)生“樹”的聯(lián)想,聯(lián)想起樹干,聯(lián)想起樹的顏色
、“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構成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形象
10.文章說:“木葉”與“樹葉”僅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其差異“就幾乎是一字千里”。請結合課文談談你的感悟。(至少概括3點)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們在古代詩歌里很少見到“樹葉”,盡管“樹”常見,但遇見“樹葉”時,為了文字洗練大都簡稱之為“葉”
、诠糯娙嗽谇叭(如屈原)的創(chuàng)造中學習,一用再用“木葉”而不用“樹葉”
、塾“樹”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聯(lián)想到木頭,木板,木料,會很少想到葉子,破壞詩的形象
三、課外延伸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小鞋的味兒
葉延濱
同事跑進首長的辦公室,大喊大叫,就像反戰(zhàn)綠色人士見到了布什。他從來沒有如此氣勢洶洶,在我們眼中和氣溫順的他,咆哮著:“你為什么總是這樣給我穿小鞋……”
因為他向來溫良恭謙讓,所以他的咆哮帶著哭腔。這哭腔讓我留意他憤怒的原因:穿小鞋。關于鞋與腳的關系,有兩個經(jīng)典性的說法,一是黃永玉的婚姻說,說婚姻好像鞋,幸福與否只有腳丫子知道;二是通常說的“穿小鞋”,指上司與下級較勁的方式,別人看不出來,只有當事人自己難受。
穿小鞋如同上刑。但是既然叫小鞋,腳丫子還要伸進去,這里面就有名堂講了。
首先是腳丫子能承受,同時小鞋也愿讓腳丫子穿。正如婚姻一樣,開始還要兩廂情愿才行。當然,過去的婚姻有包辦的,過去的上下級關系有組織分配的,那時候“小鞋”是一種命運無法選擇而又必須忍受的生存環(huán)境,F(xiàn)在市場化了——對下級來說,這個老板或是這個首長,是你自己找上門求職的同時,自己求來的;對老板來說,這個員工下屬是你自己招聘來的,換言之,自找的!
二是小鞋不是一開始就小,是上司對下屬不滿,發(fā)出的一種警示。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環(huán)境一下子狹小而難受了,那么,就必須考慮這雙鞋還穿不穿。這是一個調整期,大家都不攤牌,心知肚明,掂量斟酌。掂量什么?有所圖,有所求,有所依賴,就要掂量。要圖上進么?要求升職么?要靠著這個單位求發(fā)展么?那么就必須重視小鞋給予的信號。腳丫子愿意接受這鞋警告,那么就改變自己適應上司,冷戰(zhàn)立即結束,穿小鞋只是你事業(yè)中的一個發(fā)展過程。
一旦腳丫子下決心不穿這鞋了,從這一刻起,小鞋對腳丫子就失去了威懾力。小鞋成了棄之不用的破鞋,腳丫子要開路另找一雙鞋。這時的情勢就不是腳怕鞋,而是下面我聽到的同事接著對首長喊出的這段話了——
……老子憑什么要受你的氣?你這個鉆營拍馬之徒,沒有本事靠我們給你出血流汗,此處不留爺還有留爺處,老子不干了!
聽懂了,這個同事找到新老板了。于是,舊老板也像所有舊鞋一樣,在這種辭舊迎新儀式上,聽一通呵斥,像聞了一次小鞋里散出的味兒……
(選自2007年4月4日《羊城晚報》)
11.“在我們眼中和氣溫順的他”為何在首長面前竟然會大喊大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為首長給他“小鞋”穿,他難受但忍耐著;可是,他現(xiàn)在“找到新老板了”,現(xiàn)在“小鞋對腳丫子就失去了威懾力”,他無所顧忌,于是大發(fā)一通。
12.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腳丫子”與“小鞋”之間的“名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腳丫子”與“小鞋”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這矛盾的建立來源于兩種原因,一種是兩廂情愿,一種是由于“腳丫子”自身的原因,使得“鞋”變成了“小鞋”。(2)當你覺得“鞋”變小了,此時你又有所圖的時候,你就應適應這種環(huán)境或者力圖改變這種環(huán)境,努力改變自己以適應上司,立即結束冷戰(zhàn),并把被“穿小鞋”看成是你事業(yè)中的一個發(fā)展過程。(3)當你覺得“鞋”變小了,而且此時你又沒有什么希求時,那你就另辟出路,擺脫這種環(huán)境,這時候,你也就變得無所顧忌了。
1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小鞋的味兒”是一種什么味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上司與下級較勁的味兒。當你覺得“鞋”變小了,而且此時你又沒有什么希求,你又想另辟出路,擺脫這種環(huán)境時,那積蓄已久的委屈就將發(fā)泄出來。
14.你認為這個同事的作為妥當嗎?對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這個同事的作為不妥當。(2)我的看法是:作為上司,不應該讓下級“穿小鞋”,這種“較勁”,只能說明上司心胸狹窄,到頭來還是自作自受。(3)作為下級,不管你離開不離開這個環(huán)境,找沒找到新的老板,都不應該在領導面前“大喊大叫”,這是起碼的為人處世原則。若一個人覺得領導給你“穿小鞋”了,他(她)應該做的是:首先自己找找原因,看問題出在哪里,然后找領導講明原因,以求得彼此之間關系的和諧。這與是否找到了新老板沒有關系。
四、高考熱點
15.把下面這個長句改寫成三個短句。
《千家詩》是一本在歷代各種詩歌選本中所選都是律詩和絕句,大部分通俗易懂、詩意天然、語言流暢、便于背誦的較好的青少年學習近體詩的啟蒙讀物。
改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歷代各種詩歌選本中,《千家詩》是一本青少年學習近體詩較好的啟蒙讀物。它所選的都是律詩和絕句。這些詩大部分詩意天然、通俗易懂、語言流暢、便于背誦。
16.閱讀下面的材料,為新詞語“混搭”下一個定義。(不超過40字)
材料一:“自由人”的混搭投資:股票、房產(chǎn)、基金、古玩,搭配投資。(《大觀周刊》2007年12期)
材料二:采用混搭方式,將頭發(fā)分為兩層,前一層為可愛的直發(fā)劉海;后一層為較女人的鬈發(fā);齑钪谐尸F(xiàn)出女孩與女人的混合元素。(《新民晚報》2007。5。25)
材料三:將武術、雜技、舞蹈、古典音樂、現(xiàn)代音樂混搭在一起,讓奧運明星當主角,打造新型歌舞劇,尚屬少有。帕米爾打造“混搭風”歌舞劇。(《新經(jīng)濟導刊》2007年4期)
混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混搭:將那些原本不同、不是同類的元素混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和諧體”,煥發(fā)出令人驚異的效果。(從“混搭”的元素及產(chǎn)生的效果方面入手分析。)
17.請用“風”“帆”“船”為意象,并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為你的朋友發(fā)一條祝賀生日快樂的手機祝福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愿是風,快樂是帆,祝福是船,讓心愿的風吹著快樂的帆,送著祝福的船,飄向遠方的你,輕輕地問候一聲:生日快樂!
(應在弄清“風”“帆”“船”三者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找準它們各自的本體,形成與“生日快樂”相吻合的主題。)
五、讀寫創(chuàng)新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一座古老的宅院,他們很納悶,這座宅院的屋檐為什么特別大?為什么在屋檐下面還做了一間小巧的屋子?他們正在爭論,導游告訴他們:這是供路過此地的流浪漢擋風遮雨,歇腳過夜的。游客們啞然了,同時感到一種從遠古流傳過來的溫暖。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做一個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個屋檐吧。因為,人心畢竟比屋檐大。
請以“心靈的屋檐”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向】
這是一道非常好的話題作文。命題形式雖然傳統(tǒng),但話題新鮮引人,富有感染力,且自然深刻。尤其是其結尾部分內涵明顯,并富有廣度。如“溫暖”一詞能引發(fā)我們的無限聯(lián)想,再如“在自己的心里搭一個屋檐”明顯提示應從“心靈”的角度行文,這跟話題呼應。話題很有意境,給考生營造了一個比較開闊的思維空間。
該話題為譬喻類話題,考生必須弄明白“屋檐”一詞所含有的象征義(比喻義、引申義),這對考生理解題意、選擇較好切入點、拓展思路、豐富文章內容等方面,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審題層面來看,應從“屋檐”的作用,尤其是“溫暖”一詞來多角度思考,積極思維,話題中“屋檐”應含有如下內涵與特征:
、賽——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學會關愛、憐愛、博愛,真正的奉獻不問對象。
、谌——包容、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能原諒、體諒、理解、諒解他人。
③助——援助、捐助,扶助弱者,不唯“回報”是圖,不要太吝嗇自己的愛心,要保留一份悲憫情懷。
經(jīng)過這樣的細化,就可避免“屋檐”內涵的泛化,而使文章的筆力高度集中。從選材層面來看,對“屋檐”的構建者和享用者的選擇,應充分注意到兩者之間的落差,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落差的大小與文章的震撼力是成正比的。從切入層面來看,應從細節(jié)入手,從一言一行入手,于細微處體現(xiàn)主旨和精神會更具有真實感、真切感、真摯感。只要你有細心觀察之眼、普施大愛之情、縱橫捭闔之思,即可筆下生花。
【佳作賞讀】
屋檐下
江蘇鹽城解放路實驗學校徐小龍
下雨了!我泡了一杯清茶坐到窗臺邊,在大自然的喧嘩聲中,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與涼爽。
窗外的雨滴爭先恐后地落下,近處的屋頂上,有數(shù)不清的雨花濺起,形成一層淡淡的輕煙。漸漸地,家鄉(xiāng)小鎮(zhèn)那“紅磚青瓦”在雨中變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美麗悅目起來。這些“紅磚青瓦”,讓我倍覺親切。
是啊,我的童年就是在小鎮(zhèn)的“紅磚青瓦”間度過的。那里不是很大,如要繞完小鎮(zhèn),半小時足矣。整個小鎮(zhèn)洋溢著濃郁的樸素氣息。記得那時,鎮(zhèn)上只有一兩幢樓房,更多的是紅磚青瓦的平房,每一戶人家的屋檐下總有一條走廊。下雨天,在泥濘中玩耍,一定會挨大人們的訓斤的,孩子們便在那屋檐下嬉戲打鬧。那搬了凳子坐在門口,閑看風雨打發(fā)時間的屋子的主人,總是靜靜地看著我們,一臉淺淺的笑意。
有一次,恰逢鎮(zhèn)上趕集日,附近村子里的人們幾乎都集中在鎮(zhèn)上僅有的一條街上,可是暴雨驟至,于是,集市上各家各戶的屋檐下便站滿了人。熟悉的彼此問候著,接著便嘮開了家常,更多的是談論今年的好收成,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溫馨、喜悅和幸福;屋子的主人熱情地搬出凳子讓人們坐,自己也和大伙湊著熱鬧,屋檐下一片歡聲笑語;也有一些人干脆在屋檐下擺起小攤做起了生意……
屋檐外的風雨再大,也絲毫不能沖淡他們純真、樸素、友善的情懷。
后來我們家搬到了城里。這里很少見到平房,滿眼高樓林立,偶爾在老居民區(qū)看到平房,但它的屋檐也被圍墻和大門給堵在了里面。
一個夏日的中午,也是一場暴雨。路上到處是躲雨的行人,可是在這偌大的城市里,此時竟然一下難覓避雨之處。我終于躲進一家商店的屋檐下,那里已站了不少避雨的人。我拍拍身上,突然覺得環(huán)境很安靜,我看了看身邊的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冷漠的表情,沒人說話,只是每當路上出現(xiàn)一輛出租車時,人們便一擁而上……商店的老板陰沉著臉,走到門口:“讓一讓!別堵住門口,妨礙我做生意了!”這樣的氣氛跟天氣一樣讓人感到沉悶。
生活的屋檐啊,什么時候變得那么窄了?又為什么越來越少了?那么我們心中的屋檐呢?別讓冷漠占據(jù)了我們的心靈,不要讓愛沒有了避風的港灣,在心中為自己也為別人留下一道屋檐吧!
《說木葉》練題目!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QQ掃一掃您將獲得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