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教育 > 老師輔導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1體驗

北京中考古詩文閱讀

2017-04-14 20:07:05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北京中考古詩文閱讀!中考在即,不知即將踏入考場的你準備好了嗎?是不是查漏補缺階段仍然找不準方法?不用著急。2017中考電話:4000-121-121.下面為大家分享北京中考古詩文閱讀!

 


  北京中考古詩文閱讀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 愁倚兩三松。


  (1)、請找出頸聯(lián)中用得較精妙的兩個字,并對其中一個字進行賞析。(4分)


  (2)、有人說這首詩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說這首詩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認同哪一種觀點,請說說你的理由。(4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江上


  董穎①


  萬頃滄江萬頃秋,鏡天飛雪一雙鷗。


  摩挲②數(shù)尺沙邊柳,待汝成陰系釣舟。


  注:①南宋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漂泊異鄉(xiāng)。②摩挲:用手撫摩。


  (1)這首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2分)


  答:


  (2)“待汝成陰系釣舟”這一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


  答:


  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8分)


  鷓鴣天


  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醾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淺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注:酴醵(tú mí):一種觀賞植物。


  (1)詞的上片運用哪些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結(jié)合詞的下片簡要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4分)


  答: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1)詩的頸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5分)


  答:


  (2)“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兩句中哪兩個字用得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答:


  參考答案


  1.(1)、較精妙的兩個字是“分”和“掛”。(2分) 茂密修長的野竹與云霧相接,本來是一幅靜景;然而詩人用了這一個"分"字,就有了動的意味了,它使人聯(lián)想到山風徐來,移動的云霧不斷地從野竹梢頭飄過的情景。(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先進泉水,凌空飛注,本來是一幅動景;然而詩人用了這一個"掛"字,就又由動化靜了,它使人想見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狀。)


  (2)、①我認為這首詩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為詩歌通過描述李白訪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見所聞(1分)和所感(1分),抒發(fā)了李白對自然山水的熱愛(1分)和對友人的真摯感情(1分)


  ②我認為這首詩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為從題目來看,詩是因道士而寫。(1分) 詩中的景物描寫,如桃花、野竹、兩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風骨。(2分) 作者訪道士的心情從出發(fā)的愉悅到不遇的失望,表現(xiàn)作者對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實也側(cè)面表現(xiàn)了道士的人品。(1分)


  2.(1)“鏡天飛雪一雙鷗”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襯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晴空無云,澄清明凈,如一面鏡子;同時“飛雪”形象地寫出了白鷗飛舞忽高忽低的情態(tài);“雙鷗”進入詩人的視野,反襯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待汝成陰系釣舟”,則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詩人對柳樹長大的期盼和等待。(答出兩種即可得助力能力,不必分析,但講評時要點明。)


  (2)詩人一生為生計所迫而常年奔走異鄉(xiāng),也許明天又要登舟出發(fā),因而詩人期待枝條成蔭時,系住我垂釣的扁舟,這不僅抒寫出了自己惜別的心情,又表達了對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理解為:表達的是育人的主題,希望人才盡快成長。(5分,兩種“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表達清楚、流暢,1分。)


  3.(1)運用色彩對比、動靜相襯的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2分)“嫩綠”與“紅英”對比.靜態(tài)的嫩葉及小紅英與動態(tài)的蜂兒及燕子相襯。(2分)


  (2)面對春的離去,作客在外的詞人只好借酒漁愁.混過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來,2分表達了詞人的傷春之情和飄零之感.(2分)


  4.(1)頸聯(lián)通過烏鵲的驚動(1分)和秋蟲的悲鳴(1分)表現(xiàn)了夜色的沉寂和凄涼(1分)。


  (意思對即可)抒寫了身世飄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1分),寓有懷鄉(xiāng)思親的悲涼況味(1分)。(意思對即可)


  (2)長、畏(2分);“長”意即永遠沉醉不愿醒來,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才能忘卻飄零之苦,暫得歡愉;側(cè)面表現(xiàn)了流離的痛苦。“畏”是說害怕聽到報曉的鐘聲,曲折地表達了不忍與朋友分別的心理,傳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飄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理即可)(3分)


  小編推薦:

  2017北京中考體育信息匯總

  2017年中考化學可能會考知識點匯總

  2017年北京中考各區(qū)重點高中參考資料匯總


  

  北京中考古詩文閱讀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初中12本名著精華版資料包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1對5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