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1體驗

《種樹郭橐駝傳》練習題及答案

2017-06-30 06:29:47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種樹郭橐駝傳》練題目及答案!該文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xiàn)象,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yǎng)樹”的法則,并由此推論出“養(yǎng)人”的道理,指出為官治民不能“好煩其令”,批評當時唐朝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行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種樹郭橐駝傳》練題目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種樹郭橐駝傳》知識點大匯總

 

  《種樹郭橐駝傳》練題目及答案

 

  基礎(chǔ)訓練

 
  1.這篇課文通過郭橐駝的話,說明了怎樣一個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談?wù)勀愕睦斫狻?/di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
 
  1.下列詞語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橐(tuó)駝 病僂(lóu) 窺(kuī)伺
 
  B.壽且孳(zī) 勖(mào) 繰(qiào)
 
  C.實以蕃(fán) 饔(yōng) 雞豚(tún)
 
  D.碩(shuò)而茂 飧(sūn) 殆(dài)
 
  2.閱讀下面的片斷,回答問題。
 
  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fù)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fù)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1)下面對文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壽,長壽,活得長      B.實,果實
 
  C.若,如果          D.愛,吝嗇
 
 。2)下列句式包含倒裝的一項是(。
 
  A.已去而復(fù)顧         B.他植者則不然
 
  C.故不我若也         D.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3)對本文字詞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駝業(yè)種樹。“業(yè)”是名詞的意動用法,譯“把……當作職業(yè)”。
 
  B.非有能碩茂之也。碩茂是形容詞,使動用法。譯“并沒有辦法使它們長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這句三個“以”都是連詞,用法含義完全一樣。
 
  D.若甚憐焉。焉:代詞,他們,指代老百姓。
 
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shù)霉伲箯氖掠谄溟g,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與!
 
  (蘇軾《方山子傳》)
 
  1.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閭里之俠皆宗之。宗:尊奉
 
  B.然終不遇。終:自始至終
 
  C.使騎逐而追之。騎:坐騎
 
  D.稍壯,折節(jié)讀書。折節(jié):改變平時的志節(jié)和行為
 
  2.下列句子中的字與“因謂之方山子”的“之”含義完全一樣的是(。
 
  A.余謫居于黃,過岐,適見焉:焉
 
  B.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其
 
  C.而豈山中之人哉:之
 
  D.方山子儻見之與:之
 
  3.以下句子中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相同的是(。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
 
  B.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糞土
 
  C.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精悍
 
  D.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從事
 
  4.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方山子是一個在光州和黃州一帶隱居的人。
 
  B.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到了晚年就隱居在了光州和黃州之間一個叫岐亭的地方。
 
  C.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方山子也很驚訝地詢問我之所以到這里的原因。
 
  D.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許多不同尋常的人,常常假裝成癲狂不干凈的樣子。
 
  5.方山子安貧若素,以下選項體現(xiàn)了這一性格的是(。
 
 。1)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 。2)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
 
 。3)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4)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5)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A.(1)(2)(5)        B.(2)(3)(4)
 
  C.(1)(4)(5)        D.(1)(2)(4)
 
  6.下列對這段古文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方山子真名陳慥,字季常,與本文作者素有交情。本文作者被貶官到黃州時,同方山子不期而遇,與二人初次見面至少已經(jīng)有十九年光景了。
 
  B.方山子出身富貴豪門,然而他卻拋棄了榮華,放棄了拜官封爵,寧可過著貧寒的隱居生活,并能自得其樂。
 
  C.本文作者用開門見山的手法介紹了傳記主人公方山子的姓名家世。除此之外,作者還使用了倒敘的手法描寫了十九年前主人公游西山射殺飛鵲的事情,體現(xiàn)了方山子的俠氣。
 
  D.從作者字里行間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方山子之所以成為與世無爭的隱士,與其說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不如說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反抗,盡管這種反抗有些消極。
 
參考答案
 
基礎(chǔ)訓練
 
  1.官對待人民應(yīng)該采取寬仁、休養(yǎng)生息的方法。
 
  2.《種樹郭橐駝傳》運用了多重對比: (1)郭橐駝與其他種樹者的對比;。2)其他種樹者中過于疏懶者與過勤勉者之間的對比;。3)用種樹之理與為官之理做對比。
 
綜合訓練
 
  1.A(勖應(yīng)為xù)
 
  2.(1)D(應(yīng)為喜愛。)。2) C (3)C(前兩句中的“以”字,都是目的連詞。“驗其生枯”是“爪其膚”的目的,同樣“觀其疏密”是“搖其本”的目的。第三句是的“以”是修飾連詞,“日”是“離”的狀語。)
 
拓展訓練
 
  1.C(騎指的是騎馬的人。)
 
  2.A(題目中的之是代詞,指方山子。B中的其是代詞,指他的。C中的之是助詞,“的”。D中的之是代詞,但指代的是“他們”,光、黃間異人。)
 
  3.B(妻子文中指妻兒,現(xiàn)指妻。精悍文中指精銳勇猛。從事文中指參與事務(wù),現(xiàn)指投身到,參與,需后接賓語。)
 
  4.B(晚應(yīng)為時間靠后之意,不是晚年。)
 
  5.D(需指出的是,(4)屬于側(cè)面描寫,也符合題意,故應(yīng)選。)
 
  6.C(開門見山有誤。)

 


  《種樹郭橐駝傳》練題目及答案!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fù)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