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原文是我們理解作者感情的重要根據(jù),所以有時候功課訓練和老師都會要求我們熟讀課文或者是全文背誦,今天愛智康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初一語文文言文《世說新語》兩則賞析,復習或者預習都可以用!
劉義慶(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繼于叔父臨川王劉道規(guī),襲封臨川王,征為侍中。文帝時,轉散騎常侍、秘書監(jiān),徙度支尚書,遷丹陽尹,加輔國將軍。后任尚書左仆射,加中書令,出為荊州刺史,再轉任南兗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后因疾還京,卒年四十一,謚康王。他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至”。由于他熟悉兩晉士大夫的言行,又參閱了有關論述,加上手下才學之士的幫助,終于編出了中國文學史上先進部軼事小說──《世說新語》。全書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分類記載漢末到東晉期間士大夫階層的一些言談和軼事。南朝梁劉峻(字孝標)為這部書作注,引書多至近四百種,又增加了許多材料。 所記故事都不長,但是寫得生動,往往三言兩語,也能讓讀者看到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書語言精練,辭意雋永,對后代筆記文學影響很大,此外,還有《幽明錄》等志怪小說。原籍南朝宋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guī)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時期(15-30歲)劉義慶15歲一路來平步青云,其中任秘書監(jiān)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的典籍,對《世說新語》 的編撰奠定良好的基礎,17歲升任尚書左仆射﹝相當于副宰相﹞,位極人臣,但他的伯父劉裕首開篡殺之風,使得宗室間互相殘殺。因此劉義慶也懼有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diào),解除左仆射一職。
﹝二﹞荊州時期(30-37歲)劉義慶擔任荊州刺史,頗有政績。荊州地廣兵強,是長江上游的重鎮(zhèn),在此過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時期(37-42歲)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兗州刺史,38歲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于41歲病逝于京師。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劉宋皇室的權力斗爭。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中午已過,(友人)沒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來。陳元方那年七歲,正在門外玩耍。友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沒來,他已經(jīng)走了。”朋友便生氣了:“不是人哪!和別人相約同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己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走,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元方不回頭看,走進了自己家的大門。
字詞釋義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穎川許(現(xiàn)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長,長官。古代常以地名稱其官長。
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今義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日中,正午時分。
過中:過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離開了。舍,丟下;去,離開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戲:玩耍,游戲。
尊君在不(fǒu):你父親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沒有。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家君:家父,謙詞,古代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引:拉,這里是表示友好的動作。
顧:回頭看。
信:誠信,講信用。
時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相委,丟下別人;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委,丟下,舍棄。 而,表示修飾。
君:古代尊稱對方,現(xiàn)可譯為“您”。
慚:感到慚愧。
禮:禮貌。
已去:已經(jīng) 離開。
哉:助詞,語氣詞,并無實際意義。
曰:說。
則 :就是。
信(則是無信):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