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美與丑
古代,有一位叫陽朱的人。陽朱到宋國,投宿在一家客棧里。店主人熱情地接待陽朱,并向他介紹自己的家人。陽朱發(fā)現(xiàn)主人有兩位小妾,一位長得亭亭玉立,楚楚動人,而另一位卻相貌丑陋。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寵愛丑陋而輕賤漂亮。
陽朱懷著好奇心,想打聽個究竟,便詢問緣由。
“那個漂亮的自恃美貌卻輕視他人,傲氣得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覺得丑;這位看似丑陋的卻心地善良,待人謙和,知情達理,令我越看越覺漂亮,我一點也不認為她不漂亮。”說到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過來。主人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對陽朱說:“瞧這德性,這模樣,實在叫人生厭,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為丑!”
陽朱在店主人的一番啟發(fā)下,很受教育。他認為,外形固然很重要,品行卻是更重要的標準。一個人若貌美再加上品格高尚,那就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愛戴。若相貌不理想而心靈美,也會獲得尊重。
對美與丑從來有兩條標準:追求外在美,是表面的、膚淺的;崇尚內在美,是本質的、富有內涵的。
炫耀表面美,恃美自傲是淺薄和丑陋的;自尊自愛、謙遜待人是美的較高境界。表面美是暫時的,內在美是永恒的。
標準答案的悲哀
在小學入學里,扎著小辮子的女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然后微笑著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答案幾乎不會相同:太陽、氣球、蘋果、車輪、盤子,等等。但是,也許幾年前的標準答案還是:圓圈。
前些日子,《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幅漫畫,一把錘子和一桌子釘子圍坐著開會,錘子指手畫腳,釘子們垂頭喪氣。漫畫的畫外音是:“如果你惟一的工具是把錘子,你往往會把一切問題都看成釘子。”
不幸的是,有太多的人恰恰就只是一把“錘子”,差不多每一個問題他們都想找到一個標準答案。有了答案,萬事簡單。就好似嵌釘子用錘子,連想都不用想。這就是標準答案的悲哀。
但凡事找標準答案,遇事“切一刀”的做法并沒有絕塵而去。小學一年級的一次診斷中,有這樣一道題:雪化了變成了什么?有一個孩子答雪化了變成春天,結果是被老師判為錯,因為標準答案是“水”。
有差異,世界才有活力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一次路過一集市,看到一個烙餅的姑娘,烙餅手法嫻熟,又快又好又美。目睹此景,王羲之不勝惋惜地說:“此女如果學書,定可成為一代宗師,竟專此小技矣!”一位老太太聽了,不以為然,對他說:“先生,天下之大,千品萬類,六行八道,各有所長,豈能千人一技乎?”
如果烙餅姑娘真像王老前輩所說的那樣,去學書法,可能十年八載之后,她會成為著名的書法家,也許人們對她的稱呼將要冠以“才女”之類的雅號,這對烙餅姑娘來講未嘗不是幸事,但是,如果天下的巧手姑娘都一股腦兒地去學書法,這世界將會怎樣呢?到時候,我們會不會就覺得這個世界太單調了?
大千世界,人們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古希臘神話中曾傳說普羅克魯斯泰斯根據(jù)自己的標準把人拉長的拉長、鋸短的鋸短之后,開始覺得非常滿意。后來發(fā)現(xiàn)人們說話也用同一種聲調,走路也是相同的姿勢,就連吃飯幾乎也是吃同樣的東西,他終于受不了了,于是又辛苦了一番把人們改變成原來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好像比原來熱鬧多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社會需要不同標準,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一刀切”。這樣,世界才不會單調,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才會更加生機勃勃。
比爾·蓋茨算不算人才
上海人才引進計劃曾提出只引進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按此標準,比爾·蓋茨來到上海,上海也不會要,即使他的個人資產(chǎn)達數(shù)百億美元,相當于一個半上海的經(jīng)濟總量。因為他大學沒有上完,只相當于一個大專文憑。
林元培在上海設計了楊浦、南浦、徐浦、盧浦4座大橋,但他只是中專畢業(yè),按現(xiàn)在的學歷標準,可能也不算人才。
1982年,我國較早提出了人才標準,即“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初級以上職稱的人員”。這一標準的確立,有其必然的歷史背景,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一標準已逐漸顯露出不夠完善的地方。一些人為了評上職稱,熬白了頭發(fā);一些人為了獲取更高的學歷,不惜弄虛作假。這些現(xiàn)象雖有許多原因,但都與不科學的人才標準有關。
著名人才相關人士沈榮華等人曾對進駐上海的全球500強企業(yè)進行了調研,發(fā)現(xiàn)它們的人才標準有三個:知識、能力和業(yè)績。我國必須重建人才標準。因為實踐一再證明,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人才的標準不應單純地以學歷、職稱為依據(jù),而要以能力為本。
小編會陪你從小學到大學,給大家提供學習知識和學習資訊,如果有需要可以CTRL+D收藏網(wǎng)站及時獲得資訊。學而思愛智康網(wǎng)站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感謝您的閱讀。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