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3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調查并編寫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發(fā)布,其中提到中國青少年睡眠不足現(xiàn)象繼續(xù)惡化,95.5%的小孩子、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時長未達標。
睡眠時間嚴重不達標,將嚴重影響中小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部近日發(fā)布《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加強功課、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家校共治,監(jiān)測考核。
教育部將中小孩子睡眠納入考核,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落實到執(zhí)行層面,許多人擔心,指標式的考核可能會成為教師新的形式主義負擔;睡眠不足的“病根”無法解決,睡眠考核可能成為較難完成的家庭功課。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相關人士認為,中小孩子睡眠不足,不能把原因簡單歸因于功課多、學業(yè)重,應當厘清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中小孩子睡眠普遍不足 學業(yè)負擔并非先進原因
中小孩子睡眠不足是社會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藍皮書顯示,有95.5%的小孩子每天睡眠不足10小時,平均為8.7小時;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平均為7.6小時;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平均為7.2小時。
此外,上學日睡眠時長隨年級升高而呈現(xiàn)下降趨勢,周末補覺的現(xiàn)象呈現(xiàn)學段分化。相比10多年前,2020年各個學段青少年的睡眠時長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小學和初中階段在上學日平均睡眠時長減少約40分鐘,高一、高二減少10至20分鐘;小孩子周末平均睡眠時長減少約12至25.2分鐘,初一、初二年級減少約20分鐘,初三及高中階段下滑更為嚴重,減少40.2至51.3分鐘。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程平源認為,中小孩子睡眠不足,除了影響自身學業(yè)、身體健康外,還可能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心理抑郁、自殺。
睡眠納入監(jiān)測引發(fā)爭議 保證睡眠需要對癥下藥
為保證中小孩子的睡眠,教育部此前印發(fā)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和《中小學孩子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提出應保證小孩子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睡眠時間。
近日,教育部又提出要抓好中小孩子功課、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將中小孩子睡眠質量和時間交由家校聯(lián)手“共治”,并納入監(jiān)測考核。
教育部提出,在睡眠管理上,要把家庭和學校的邊界劃出來,研究學校的發(fā)力方式,提出學校怎么配合家長的具體方式,要監(jiān)測考核,確保孩子們睡眠充足,按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理發(fā)育過程中平均睡眠時間標準來考核。
然而,落實到執(zhí)行層面,有不少人表示擔憂:“家校共治、監(jiān)測考核”,校方如何監(jiān)測、家庭又怎么配合,是否會淪為小程序打卡、家長群接龍等形式主義,如果孩子睡眠考核不達標還能“補覺”嗎?
江蘇省某高中政教處主任王新(化名)也向《法治日報》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對于住在學校的孩子,我們每天還可以通過查寢等方式了解他們的睡眠情況。對于走讀生,我們只能要求家長每天配合。時間長了,老師煩,家長也煩。有些父母在外地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到底睡沒睡夠我們也不清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提出,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還是和教育的評價機制有關,按照單一的標準對孩子進行排隊,不僅孩子睡不好,家長和老師也睡不好,改變評價機制才是較有效、較有價值的方式方法。
儲朝暉說,評價機制改變后,對孩子的睡眠監(jiān)測也就不是必須的了。孩子擁有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對孩子的評價也會考慮到個性特點等多方面因素。
但目前來看,教育評價機制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作出改變。那么,在現(xiàn)行教育評價機制中如何才能讓中小孩子睡得了、睡得好?
藍皮書建議,以吃好睡好運動好為目標,全面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加大青少年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延長青少年上學日的睡眠時長和增加中小孩子運動頻率。同時,學校、家庭、社區(qū)、網(wǎng)絡相結合,全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學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防治與干預體系、國家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防治與干預幫扶體系。
程方平提醒道,如果把解決中小孩子睡眠問題當作一種硬性規(guī)定,各方主體很容易消極怠工。“孩子睡眠不足,不管是身體問題還是心理原因,學校和家長都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孩子也應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如果是因為學習效率低,沉迷手機、網(wǎng)絡等,自身也要負起責任,及時改正。”
程方平說,解決中小孩子睡眠不足問題,行政關注固然重要,但各方面積極性、簡明易懂的道理、切實可行的辦法都應跟上,否則睡眠監(jiān)測可能會成為一種社會壓力,而非解決問題的動力。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