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二、準備好上學所需的生活用品
首先,孩子上學穿的衣服、鞋子、襪子等,要干凈整潔,校服發(fā)放以后,孩子每天必須穿校服上學,校服要經(jīng)常換洗,保持清潔。
小孩子容易口渴,為了方便孩子飲水,學校在每個班級都安放了飲水機,免費提供純水,因此每個孩子都要有專備的小水壺或水杯,可以在上面貼上標簽,寫上孩子的班級和姓名,防止孩子拿錯。水壺要實用,不漏水,易打開。
另外要準備一塊小手帕或是帶包裝袋的餐巾紙,用于擦手、擦臉或上廁所。
中午孩子都在教室用餐,由食堂人員把飯菜送到班級,因此,每個孩子都要準備好一個湯碗一個調(diào)羹一張餐墊,湯碗大小要適中,較好有把手的那種,便于孩子端起,以免濺灑或燙手。
為了衛(wèi)生并且方便攜帶,家長較好能準備一個專門裝杯子、碗和調(diào)羹的方便袋,家長可以自己縫制,外面也有買。
三、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家里為孩子布置一個學習的小天地。書桌、椅子的高度要適中,在桌子上擺上課程表、小臺燈、小鬧鐘、錄音機等,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和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
剛?cè)雽W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時間較短,穩(wěn)定性也差。所以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要盡量避免在一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較好是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久而久之,對孩子注意力的養(yǎng)成便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書香氣氛也濃厚起來。
四、 進行必要的功課教育
1)安全教育 。家長要教育孩子平時外出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走人行道,穿馬路要看紅綠燈,在家不亂玩電和火,學會保護自己。教育孩子在;顒右m當,休息時間不奔跑不推搡,不做危險游戲,避免傷害事件發(fā)生。我們一年級孩子上學放學都由專人接送,放學時如果不是家長本人來接,請預先和班主任打好招呼。
2)文明教育。教育孩子懂禮儀,講禮貌,早上進校門要向值日的老師和同學鞠躬問好,晚上回家路隊要整齊,并和老師同學道別。平時和同學相處要友好,互相幫助,學會合作。
3)學習方面的相關(guān)教育
首先,訓練孩子“坐得住”。一年級剛?cè)雽W的孩子,較大的難題莫過于每節(jié)課要在課堂里坐35分鐘;顫姾脛印⑷狈δ托允切『⒆拥奶煨,我們常說孩子“屁股尖”“坐不住”就是這個緣故。孩子“坐得住”跟“坐不住”大不一樣。因為只有“坐得住”才能“聽得進”,也才能“學得好”。所以“坐得住”——“聽得進”——“學得好”是一條學習規(guī)律,F(xiàn)實中一些IQ相當不錯的孩子,往往就是因為“坐不住”而不能取得應(yīng)有的學習效果。為了讓孩子坐得住,學得好,作為老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用生動活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吸引孩子,使孩子在愉悅中學習。作為家長,也要費些心思,努力配合我們學校教育,比如,教孩子練練書法、講故事等等,訓練孩子做事有頭有尾,讓孩子動得起坐得住,動靜有度,養(yǎng)成學習做事專心致志的良好習慣。
其次,指導孩子學會傾聽:眼睛看著說話的人,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jīng)心的毛病。
第三,指導孩子學會認真思考,做事肯動腦筋:比如讓孩子思考問題要留有一定時間,不要急于給孩子答案。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家長不要一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題就指指點點,甚至幫他改錯,要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完成功課、檢查功課的習慣,克服孩子依賴思想、畏難情緒和懶惰的習慣。
第四,要讓孩子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參與學習,積極表達意見,積極與人交流,養(yǎng)成這樣的參與意識,就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4)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是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少孩子早晨起不來床,甚至來不及吃早飯,餓著肚子去上學,結(jié)果到了第三節(jié)課,精力不充沛,以致頭暈、肚子疼。有的家長在路上為孩子匆匆買點吃的,讓孩子拿到學校里去吃,但學校里是不允許吃早飯的,也不允許帶零食,假如孩子的身體有特殊情況的請與班主任聯(lián)系再做妥善安排。
二是書包里的書本文具要讓孩子自己收拾。第二天上什么課,頭天晚上要把書裝好,鉛筆削好,本子放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若家長代勞,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會不知學習用品放在何處,經(jīng)常出現(xiàn)手足無措的情況。
五、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和相關(guān)制度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