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一句話家教: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fā)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嘮叨抱怨害處大
一位中孩子的自述:
人人都有母親,但我的母親特別煩人,整天嘮叨個沒完。你真不知道她有多煩,早上一起床就嘮叨開了:“快點,快點,快點起床!”;“快點,快點,快點吃早餐啦!”;“動作要快點,不然要遲到了!”。
我已經(jīng)上初中了,難道不知道遲到是怎么回事嗎?這點時間都掌握不住嗎?我有時真忍不住要頂撞她!更要命的是,放學以后她就一個勁兒地催我做功課:“快點做功課啦。”;“今天有多少功課要做?現(xiàn)在做完幾門了?學習不好就上不了重點高中 ……”;“現(xiàn)在你在班里已是第x名了,還不抓緊點?”較好笑的是,有一次明明講好等我做完功課再開飯的,但還要不時來問來催。一會兒問:“你餓不餓?”一會兒又說:“快做快做!飯都要涼了,還不快點兒做!”簡直是沒事找事。
如果母親說了我沒有做,那么她嘮叨一下倒也無所謂,可是我做了,她還在旁邊嘮叨,有時候真想什么也不做了,因為做了又怎么樣,還不是要嘮叨!
母親整天嘮叨,話雖多,但講不到點子上,天天老一套,我聽得耳朵都長繭子了,哪里還聽得進?她整天在旁邊吵吵鬧鬧,我哪能安靜下來做功課呢?我覺得她總不斷地叮嚀,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不斷地責怪,不斷地警告,簡直是對我的極不信任,極不尊重。她這種重復(fù)的話既單調(diào)又乏味,使我煩透了。
嘮叨的話反復(fù)說很多遍,而且?guī)缀趺刻於颊f,這就像一只嗡嗡叫的蒼蠅盤旋在孩子的耳邊,直聽得孩子耳朵“磨”出老繭,身心也被折磨得急躁不安。嘮叨的內(nèi)容也大多是指向孩子的弱點缺點,是對孩子沒完沒了的數(shù)落和譏諷,讓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過多的嘮叨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消極作用很大。
經(jīng)常聽到家長報怨孩子不聽話,對孩子講少了孩子聽不進去,講多了又嫌自己煩。
其實這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根源還是在于家長自己的嘮叨抱怨。
孩子不能不教育,但我們要講究關(guān)心的方式方法,“嘮叨”顯然不是良策,那么父母該怎么辦呢?
1. 控制自己的“嘮叨個性”
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問題造成家長嘮叨個不停,那么家長就要想辦法改善自己的個性。家長可以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也可以在家里進行“紙條約束”。所謂“紙條約束”就是當你提醒過孩子“快做功課”后,要在紙上詳細記錄下來,比如:提醒內(nèi)容、提醒時間等,等控制不住又要去提醒孩子的時候,先看一下紙條,想一想需不需要再次去提醒。這樣做,能夠有效地幫助家長改善“嘮叨個性”。
2. 相信孩子已經(jīng)長大
很多家長總認為自己孩子還小,如果沒有不斷地提醒、強調(diào),他們是不會盡全力去學習,去進取的,惰性和拖拉會讓本來素質(zhì)不錯的孩子喪失成功的機會。由于這種思想認識,很多家長不自覺地變成了嘮叨型家長。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解放思想,相信自己的孩子,要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看他們能不能做到對自己負責,是不是已經(jīng)長大了。
3. 用規(guī)則代替嘮叨
如果是子女的原因造成家長不得不嘮叨,那么家長可以采取“用規(guī)則代替嘮叨”的方式,這樣做,一方面可讓自己輕松一些,另一方面可讓孩子通過遵守規(guī)則,不斷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更健康地成長。給孩子立規(guī)則,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點:
先進,制定規(guī)則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所定規(guī)則十分復(fù)雜,有時非但不利于執(zhí)行,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第二,要講清楚道理,不要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擺出家長的強權(quán)態(tài)勢。比如:“你聽我的!”、“我說了算!”這一類的話,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吃這一套”的。相反,如果家長能夠用平和的語氣和平等的態(tài)度來講道理,相信孩子會順從家長要求的。
第三,立下規(guī)則就要遵守,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什么場合,都不應(yīng)例外。比如:在家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邊也不許。而不應(yīng)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就會失去規(guī)則的嚴肅性,就會失去很多教育孩子的機會。
第四,父母也要嚴格遵守。所有的規(guī)則不僅要求孩子遵守,父母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guī)律進食,父母就要在飯桌上做出榜樣,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父母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孩子。
教育智慧:別做嘮叨的父母
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為了達到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往往在孩子耳邊不停地叮囑、提醒,但這種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使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其實絕大多數(shù)孩子很小就能分辨是非善惡,只是缺少改正缺點的自覺性,家長如果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翻來覆去地說,喋喋不休地數(shù)落和教訓孩子,孩子就會認為家長對自己不信任,從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很多嘮叨的家長都是缺乏自信、性格軟弱的人,重復(fù)話語是對自己的言行不放心的表現(xiàn)。孩子一直生活在這種嘮叨的環(huán)境里很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品質(zhì)。所以,嘮叨不但不能達到目的,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家長沒有耐心,常常會嫌孩子做事拖拉,因為看不順眼而不停地嘮叨。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漸漸學會嘮叨家長,結(jié)果是越學情況越糟。
別做嘮叨的父母:首先,講道理代替發(fā)怒,“可惡!你太磨蹭!” 改成“睡覺前要完成功課哦!”;其次,用“我”代替“你”,“你為什么總說謊?”改成“我希望你可以跟父母坦誠認錯。”;第三,易理解可操作,“快整理你房間”改成“把書放到書架,臟襪子放洗衣機。”還要盡量少說“總是”,“你總是犯錯”改成“看來你也有犯錯的時候。”父母從自身開始改變,孩子也會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