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石壕吏》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現(xiàn)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人稱“詩圣”,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下面給大家介紹《石壕吏》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壕吏》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
一、基礎知識的積累
1.按要求默寫詩句: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看岳》中有一句與之意思相近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春看》一詩中作者移情于物、抒發(fā)感時傷世的情感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表明老婦人被抓走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哪句話寫出了官吏的兇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寫:
(1)造化鐘神秀, 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 ,一覽眾山小。
(3)國破山河在, 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 ,渾欲不勝簪。
(5)夜久語聲盡, 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老婦出門看。
3.對下列各詩句劃分節(jié)奏正確的一項是( )
A.蕩胸生/層云,決眥進/叫 B.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戰(zhàn)/死
4.下面各句中書寫與全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
A.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C.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 D.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5.文學常識判定正確的一項是(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詩,其作者與《馬說》的作者被后人同列進“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固然抨擊的是石壕吏兇暴氣勢和冷酷無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個封建統(tǒng)治的罪惡。
C.《春看》中“三月”并非實指,借“三”極言戰(zhàn)爭時間拖得久
D.《看岳》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前一句寫泰山秀美,用的是實筆,后一句寫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虛筆。
6.下面加粗的字解釋有錯誤的是( )
A.老翁逾墻走(越過) B.一男附書至(書寫)
C.二男新戰(zhàn)死(較近) D.急應河陽役(應征)
7.文學常識填空:
(1)杜甫是 ____________ 朝詩人,他與 _________________ 合稱為“李杜”,是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石壕吏》與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起合稱為“三吏”,其中詩 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在早年時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詩中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這二句為后人沿襲賦予它特殊的含義。你還會杜甫的其它詩句嗎?請寫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探究
1.《春看》中寫盡詩人心系親人的詩句是哪句?
2.《春看》中哪句詩是寫詩人的感受?
3.《石壕吏》文體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誰?事件是什么?
4.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間呢?
5.老婦“致詞”一段可分幾層?層意是什么?
6.《石壕吏》一文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閱讀杜甫的這首詩后,請回答下列問題
倦夜(杜甫)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時為廣德元年(763)十月寫于成都,當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西北吐蕃兵又
騷擾中原;并于廣德元年(763)十月直搗長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陜州避難。
1. 前三聯(lián)中哪些詞句暗示了從入夜到天明的時間推移,請簡要說明。
2. 本詩為什么以“倦夜”為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閱讀《登高》,完成下題。
1. 杜甫的《登高》,被人稱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選出不當?shù)囊豁?)
A. 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
B. 頷聯(lián)的對仗十分精工。“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沉郁悲涼的對句出神入化。
C. 頸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聯(lián)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
D. 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萬里”“百年”分別從縱、橫二方面著筆。
參考答案
一、
1.(1)會當凌盡頂,一覽眾山小(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3)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2.(1)陰陽割昏曉(2)會當凌盡頂(3)城春草木深(4)白頭搔更短(5)如聞泣幽咽(6)老翁逾墻走
3.C
4.C
5.C
6.B
7.(1)唐、李白《潼關吏》《新安吏》《看岳》
(2)隨風潛進夜,潤物細無聲;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千朵萬朵壓枝低
二、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敘事詩;老婦人;差役乘夜捉人,年老的老婦被抓服役的事
4.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常有發(fā)生,人們白天躲躲或反抗無法捉到;二是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在人們進睡的時候來個忽然襲擊。
5.分三層。一層(前六句)老婦訴說三個兒子全部都應征赴鄴城作戰(zhàn),已有二個戰(zhàn)死;二層(中間四句)老婦訴說家中現(xiàn)狀;三層(較后四句)老婦自請應役
6.表達詩人對人民的同情
三、1.“竹涼侵臥內”寫涼氣漸漸侵入臥室內;“野月滿庭隅”寫月光灑滿庭院:表明已入夜。“重露成涓滴”寫夜越來越?jīng),露水越來越重,凝聚成的水滴不時從竹葉上滾落下來;“稀星乍有無”寫月升中天,群星暗淡,似有似無:寫出夜已深了。“暗飛螢自照”寫黎明前大地漸暗,螢火蟲閃爍著微弱的光;“水宿鳥相呼”寫水邊棲息的鳥兒,已經(jīng)睡醒,只有互相呼喚著:說明天已破曉。2. 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為“萬事干戈里”徹夜未眠。表達了對國事民情的憂慮及報國無門的感慨。
四、1. 杜集七言律詩先進,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2. D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石壕吏》練題目及答案.rar |
《石壕吏》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