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輔導 > 初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列夫·托爾斯泰》全解-初中八年級語文

2016-11-02 13:16:15  來源:愛智康

  《列夫·托爾斯泰》全解-初中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從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語創(chuàng)作贏得了不讓于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代表作有小說《較初的經(jīng)歷》、《馬來狂人》、《恐懼》;傳記《三位大 師》、《同精靈的斗爭》等。下面給大家介紹《列夫·托爾斯泰》全解-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下冊先進單元《列夫·托爾斯泰》訓練大匯總


  《列夫·托爾斯泰》全解-初中八年級語文


  整體把握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形象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xiàn)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在結(jié)構(gòu)上由兩個部分組成。


  先進部分(第1~5段),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1段,主要寫托爾斯泰的須發(fā)的特點。“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nèi)心世界。”文章沒有背景的渲染,像是素描直接進入形象描畫,這一句勾畫了托爾斯泰的面部輪廓,突出了他的總體特征──多毛,濃密的胡須。下文就這兩個特征展開描述: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臉膛;眉毛寬約一指,朝上倒豎;灰白的鬈發(fā)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分別描述之后,又用一句作結(jié):“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fā)。”總結(jié)之后再一次突現(xiàn)特點:托爾斯泰的大胡子“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這一段抓住托爾斯泰面部多毛、須發(fā)濃密的特征反復描寫,但不給人以嗦重復之感,反而一下子就讓讀者對托翁的面部特征產(chǎn)生深刻的不同尋常的印象。這就是作者用濃墨重彩的描繪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而濃墨重彩的描繪,又來自于夸張和比喻手法的大肆鋪排:臉龐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喻之;黝黑臉膛“皺似樹皮”;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灰白的鬈發(fā),像堆在額頭上的泡沫;須發(fā)覆蓋,像熱帶森林般茂密;大胡子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這些句子中不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張,比喻和夸張聯(lián)袂運用,不僅使“畫面”氣韻生動,而且使人產(chǎn)生美的遐想。


  第2段,主要描寫托爾斯泰的面部輪廓、結(jié)構(gòu)。作者先用“人們無不試圖用自己的想像去除蓋著面孔的頭發(fā),修剪瘋長的胡須,并且憑借托爾斯泰年輕時刮去胡須的形象作為參照,希望用魔法變出一張光潔的臉”蕩開一筆,仿佛要撩起托翁的胡須讓讀者進一步逼視他的面部“造型”。這一段作者同前一段一樣,仍是用了大量的比喻來刻畫托翁的面部特征:整個面部,就像出自農(nóng)村木匠之手的粗制濫造的小屋;小眼睛上方的額頭,就像是用刀胡亂劈成的樹柴;皮膚,就像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等等?傊,托翁的面部“留給人的總印象是失調(diào)、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第3段,進一步刻畫托爾斯泰的面部特征,重點描寫其面容表情。作者寫道:“這副勞動者的憂郁面孔上籠罩著消沉陰影,滯留著愚鈍壓抑。”“他的面容沒有一點光彩可言。”“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作者抓住托翁的面部特征,細致刻畫,毫無避諱,展示出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第4段,寫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作者從各個方面多種角度寫托爾斯泰相貌的普通平常。從穿戴方面看,“對他來說,穿這件大衣,還是那件大衣,戴這頂帽子,還是那頂帽子,都沒什么不合適。”從職業(yè)方面看,既可能在臺上主持大臣會議,也可能同一幫酒徒鬼混;既可能是面包商,也可能是大主教。事實上,托爾斯泰在真實的生活中與普通人也沒有區(qū)別,作者進一步寫道:做孩子的時候,屬于同齡人的混合體;當軍官的時候,與他的戰(zhàn)友沒有什么兩樣;在鄉(xiāng)間生活,也雷同于鄉(xiāng)紳角色;坐在馬車上,誰是馬車夫,會叫人猜錯;與農(nóng)民交談,就儼然是位農(nóng)民。作者從多種角度展示托爾斯泰普通的一面,意在表明托爾斯泰屬于俄羅斯普通大眾,“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揭示這一點,也就是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詳見參考資料)。


  第5段,主要寫托爾斯泰的外貌會令拜訪者感到失望。作者生動描述拜訪者心目中的托爾斯泰與親眼見的托爾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時作者通過拜見情景的描寫,又一次讓我們?nèi)轿坏亓私馔袪査固┑纳聿奶攸c、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對托爾斯泰的形象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這一段同時又是過渡段,自然過渡到對托爾斯泰眼睛的描寫上來。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第6段,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這一段作者又一次運用神奇的夸張和連珠的妙喻,寫出托爾斯泰眼睛深刻、準確的洞察力。“那對濃似灌木叢的眉毛下面,一對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wěn)又準,擊中要害。”“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一塊玻璃。”


  第7段,寫托爾斯泰的眼睛蘊藏著豐富的感情。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托爾斯泰的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眼睛而充分表達出來。“心情的變化引起了眼神的變化。”“雖然嘴角緊閉,沒有變化,但那對眼睛卻能滿含燦然笑意。”在這一段里,作者不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有時比喻中有夸張,而且連續(xù)運用兩組排比句式描寫托爾斯泰的“在人類面部較富感情的一對眼睛,可以抒發(fā)各種各樣的感情”:“憤怒使之冷峻,不悅使之結(jié)冰,友善使之和緩,激情使之熾烈如火。”“在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影響下,它們可以像村婦那樣熱淚漣漣。精神上感到滿足自在時,它們可以閃閃發(fā)光”,“它們可以變得冷酷銳利,可以像手術(shù)刀、像X射線那樣揭開隱藏的秘密”。較后引用高爾基的話作結(jié),干脆有力,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很好地表現(xiàn)了托爾斯泰眼睛的觀察力、敏銳性和豐富性。


  第8段,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威力。“虧得有這么一對眼睛,托爾斯泰的臉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氣來。……托爾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頭發(fā),都不過是用以包裝、保護這對閃光的珠寶的甲殼而已”,至此,我們對托爾斯泰粗鄙的外貌才豁然釋懷,原來是用粗鄙的外表來保護精美的珠寶──這便是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作者進而寫道:“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zhì)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準確無誤的頻波……”這里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于形象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再小的事物,借助這副透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獵鷹從高空朝一只膽怯的耗子俯沖下來,這對眼睛連較較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都不放過。……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zhuǎn)而對準它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這一段都是通過寫眼睛來寫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廣度。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先進流的作品。他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六十年,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身后編成的全集多達90卷。在這浩如煙海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三部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代表了他的藝術(shù)高峰,也是他實踐“較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標志。當我們閱讀了他的有關(guān)作品,我們也就理解了課文作者為什么會對托爾斯泰的眼睛作出如此的評價。


  第9段,贊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19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爾斯泰完成了世界觀的轉(zhuǎn)變。70年代末,俄國社會的階級斗爭日趨劇烈。1861年改革以后的農(nóng)民,本來就遭到了一連串的掠奪,瀕于破產(chǎn),現(xiàn)在又遇上了連年歉收,成千上萬地死于饑饉和瘟疫。天災人禍迫使農(nóng)民不得不奮起抗爭,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勢,引起了托爾斯泰的關(guān)注。于是他加緊社會活動,遍訪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談話;出席法庭陪審;參觀監(jiān)獄和新兵收容所;調(diào)查貧民區(qū)等等。這一切加深了他對專制制度和剝削階級罪惡的認識,促進他的世界觀劇變,并給予他的創(chuàng)作以深刻的影響。他曾在《懺悔錄》里自述道:“1881年這個時期,對我來說,乃是從內(nèi)心上改變我的整個人生觀的一段較為緊張熾熱的時期”,“我棄絕了那個階級的生活”。他在《懺悔錄》(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1886)等論文中都闡明了自己的轉(zhuǎn)變以及轉(zhuǎn)變后的觀點。列寧指出這個轉(zhuǎn)變的特點:“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來說,托爾斯泰是屬于俄國上層地主貴族的,但是他拋棄了這個階層的一切傳統(tǒng)觀點,轉(zhuǎn)到宗法制農(nóng)民的觀點上來了。”列寧又說,托爾斯泰轉(zhuǎn)變后的觀點存在著顯著的矛盾,一方面對貴族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虛偽、資本主義的剝削、政府機關(guān)的暴虐和官辦教會的偽善都進行揭露和抨擊,另一方面又宣揚“道德上的自我修養(yǎng)”、“不以暴力抗惡”、基督教的寬恕和博愛等一套托爾斯泰主義的說教。這些矛盾正反映了俄國宗法制農(nóng)民的反抗情緒和軟弱性。因此,可以說:“作為一個發(fā)明救世新術(shù)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nóng)民在俄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xiàn)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于獨創(chuàng)性,因為他的全部觀點,總的說來,恰恰表現(xiàn)了我國革命是農(nóng)民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特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托爾斯泰觀點中的矛盾,的確是一面反映農(nóng)民在俄國革命中的歷史活動所處的各種矛盾狀況的鏡子。”(列寧:《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列寧選集》第2卷,第369頁)


  托爾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齋吃素,從事體力勞動,耕地,挑水澆菜,制鞋;并希望放棄私有財產(chǎn)和貴族特權(quán),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見沖突,家庭關(guān)系變得緊張起來。后來他終于秘密離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歷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車站。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豎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稱之為這是“世間較美麗的墳墓”。


  


  

請點擊下載附件

點擊下載

點擊下載試題:《列夫·托爾斯泰》全解.rar

 

 

  《列夫·托爾斯泰》全解-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