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初三文言文《醉翁亭記》中功課及答案!文言文在中考語文中所占分值比例雖不大,但如果失分嚴重,也會影響語文總分。下文上海愛智康小編搜集整理了初三文言文《醉翁亭記》中功課及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初三文言文《醉翁亭記》中功課及答案(點擊查看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大全(?计浚)
一、
閱讀《醉翁亭記》,完成16-20題。(13分)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較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6.解釋句中加點的詞。(3分)
、琶哒l? 名: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開:
、请s然而前陳者。 雜: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派剿畼,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埔胺及l(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8.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順序描繪了瑯琊山的美麗景色?(2分)
19.《醉翁亭記》中極力渲染“樂”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0.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卻能夠與民同樂,這給你怎樣的啟示?(2分)
【答案】16.⑴取名,命名 ⑵消散 ⑶紛繁雜亂
17.⑴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罷了。⑵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
18.圍繞“時間順序”或“早晚、四季的變化”回答即可。
19.這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20.圍繞“面對困難和挫折能夠豁達樂觀、恬然自適、積極向上、有所作為”回答即可。
二、
。ㄒ唬╅喿x下面兩篇文言文選段,完成10-13題。(11分)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較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ü(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揚;上:皇上。
④剌史:官名,寫此文時,歐陽修任滁州刺史。
10.解釋下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棚嬌佥m醉 ( ) ⑵遂書以名其亭焉 ( )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派剿畼罚弥亩⒅埔。
、颇巳张c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12.【甲】文中用“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描繪出“山間之四時”,【乙】選文中哪幾句也描繪了四季景色?(2分)
13.歐陽修被貶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樂趣,從[甲][乙]兩文看,你認為他有哪些樂趣?(3分)
【答案】10.⑴就 ⑵取名
11.⑴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得:領(lǐng)會。1分,句意通暢1分)⑵就每天同滁州人在這里抬頭望豐山,低頭聽泉聲。(日:每天。1分。句意通暢1分)
12.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13.滁州山水(風景)優(yōu)美;政事簡單;百姓生活富足;民風安閑;百姓愿意與他同游同樂;社會太平安寧 。(答對任意三點即得助力能力)
三、
閱讀文言文,完成12-15題。(共12分)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較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旁茪w而巖穴暝 暝:
⑵野芳發(fā)而幽香 芳:
、请s然而前陳者 陳: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欲信大義于天下
B.而年又較高 而其主不能守
C.名之者誰 夫?qū)VT之刺王僚也
D.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5.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然有所作為,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荆?分)
【答案】12.⑴昏暗⑵香花⑶擺開(3分)
13.A(2分)
14.(4分)⑴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亭子,是醉翁亭。(2分)⑵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的景色。(2分)
15.(3分)略。(能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樂觀”談感受即可)
精選推薦:
★上海中考文言文題應(yīng)怎么做(含題型分析)
★中考文言文?剂筇撛~匯總(精華內(nèi)容)
★2017上海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功課整理(一)
★2017上海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功課整理(二)
★2016年上海各區(qū)一模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匯編(含答案)
★2016上海各區(qū)中考二模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總
愛智康初中輔導頻道為大家提供了初三文言文《醉翁亭記》中功課及答案,大家可以拿去好好看了!了解更多關(guān)于初中語文學習輔導歡迎撥打免費電話:!或者直接加入QQ群:143281843
老師們?yōu)槟诰答疑!還有更多學習資料等你下載!
預(yù)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