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家庭是孩子生活較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也是孩子較好的啟蒙老師,所以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愛智康上海站搜集一些日常家庭教育相關文章,期望讓父母們看完會有所啟迪。
很多大人不會和孩子溝通,孩子總把大人的話當成耳邊風,或者沒聊幾句,孩子說話的欲望就被堵死了……(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不過,我也曾見過很多善于跟孩子聊天的媽媽,他們母子之間的對話總是讓人感到很有趣,而且充滿智慧:
親子聊天術 這樣溝通較有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話一 ? 賦予一件事情趣味性
媽媽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耍,到點吃飯了,孩子還不愿意回去。
媽媽指著遠處落日,對孩子說:“哇!妞妞快看,那里有個好大的咸鴨蛋!”
看到巨大的“咸鴨蛋”,小孩高興地揮著手奔跑……
媽媽又問:“妞妞想吃鴨蛋嗎?”
孩子答:“想!”
媽媽說:“那媽媽買個鴨蛋回去煮給你吃好不好?”
“好!”
就這樣媽媽帶著娃,愉快地回家煮鴨蛋吃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戲就是一切,按部就班、毫無趣味的事較好一邊去!吃飯多苦逼啊!在公園里玩比吃飯要開心多了……如果僅僅是簡單地催促孩子回家吃飯,孩子可能會當耳邊風,但是當你把吃飯這件事情描述得很有趣了,孩子可能瞬間就被“降服”。
對話二 ? 把事情具體化
準備出門了,孩子還在磨磨蹭蹭,大人催了好幾回,孩子的動作仍是不緊不慢,甚至完全走神,忘了自己要出門這回事……
媽媽對孩子說:“寶貝,我們還有5分鐘要出門了,你是先換衣服,還是先收拾好玩具?”
孩子回過神來了,說:“媽媽等等我,我還是先收好玩具吧!”
如果僅僅是催促孩子“快點啊!你咋這么慢?大家都在等著你呢”……這樣的溝通之所以會無效,是因為他每天都聽著這些“念咒”般的話,他不知道重點在哪里,而且也習慣把這些話當“背景”了。
當你把“穿衣服”和“收拾玩具”這兩件事情讓他選擇的時候,孩子便接到了一個具體的指示,接下來他才會有動力去做該完成的事情。
對話三 ? 問“小”不問“大”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