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2019年初三期末復習地理知識點:地幔。學習地理同學們一定要學著整理筆記,筆記整理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用心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筆記。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span>2019年初三期末復習地理知識點:地幔。
想要了解【初中地理知識點】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初中交流福利群】,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取!愛智康初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初中以及中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續(xù)關注!
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是莫霍洛維奇不連續(xù)面(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前者由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于1909年發(fā)現(xiàn),后者由美籍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于1914年發(fā)現(xiàn)。
1914年B.古登堡根據(jù)地震波傳播速度測定地核的深度為2900千米,比現(xiàn)代精密測量的結果只差15千米。因此,地核-地幔邊界又稱古登堡不連續(xù)面。
探測地幔的較有力的工具是監(jiān)測來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地震時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地震波:P波(縱波)和S波(橫波)。這兩種波都是穿越地球內部的體波,它們分別對應于地震波通過巖石時產生的物理特性,縱波與聲波相似,就是傳播方向與波動方向在同一水平線上,速度比橫波快。橫波與抖動的繩子產生的波形相似,即橫波通過時巖石的震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像光波一樣,當穿越不同密度的巖石邊界時,地震波也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利用這些特性,我們就可以對地球內部成像。
我們用于探測地幔的方法足以與醫(yī)生檢查病人的超聲波照影媲美。經過一個世紀對地震數(shù)據(jù)的收集,我們已經有能力制作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幔圖。
2007年3月,科學家利用近地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的成像技術,繪制出了地球深部核幔邊界構造的高解析度三維圖像。這次繪圖使用了世界各地1000多個地震臺站記錄的數(shù)千次地震的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使科學家能夠分辨有關核幔邊界構造的細節(jié),這些構造反映出復雜的下地幔結構,這是先前從未見過的,也是先進次估計出核幔邊界附近的溫度大約為3700℃。
總結:結合地球化學研究,認為上地幔的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巖即二輝橄欖巖的組成。它經由部分熔融而產生玄武巖漿,剩余的為難熔的阿爾卑斯型橄欖巖。
小編推薦:
這一期的2019年初三期末復習地理知識點:地幔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對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幫助,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同學們加油,更多試題輔導,請撥打免費咨詢電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