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4.7.3基本用法
4.7.3. 1 用于總說性或提示性詞語(如“說”“例如”“證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示例2 :她高興地說:“咱們?nèi)ズ煤脩c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著點了點頭:“我就是這么想的。”
示例4 :這一事實證明:人能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同樣也能創(chuàng)造人。
4.7.3.2 表示總結上文。
示例:張華上了大學,李萍進了技校,我當了工人:我們都有美好的前途。
4.7.3.3 用在需要說明的詞語之后,表示注釋和說明。
示例1:(本市將舉辦首屆大型書市。)主辦單位:市文化局;承辦單位:市圖書進出口公司;時間:8月 15日一20日;地點:市體育館觀眾休息廳。
示例2: (做閱讀理解題有兩個辦法。)辦法之一:先讀題干,再讀原文,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讀課文。辦法之二:直接讀原文,讀完再做題,減少先人為主的干擾。
4.7.3.4 用于書信、講話稿中稱謂語或稱呼語之后。
示例1:廣平先生:……'
示例2:同志們、朋友們:……
4.7.3.5一個句子內(nèi)部一般不應套用冒號。在列舉式或條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號時,宜另起段落來顯示各個層次。
示例:第十條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先進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8引號
4.8. 1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nèi)容或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
4.8.2形式
引號的形式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左側的為前引號,右側的為后引號。
4.8.3基本用法
4.8.3. 1 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nèi)容。
示例:李白詩中就有“白發(fā)三千丈”這樣極盡夸張的語句。
4.8.3.2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
示例:這里所謂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4.8.3.3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如別稱、簡稱、反語等
示例1:電視被稱作“第九藝術”。
示例2:人類學上常把古人化石統(tǒng)稱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示例3:有幾個“慈祥”的老板把撿來的菜葉用鹽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8.3.4當引號中還需要使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示例:他問:“老師,‘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4.8.3.5 獨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號;不止一段時,每段開頭僅用前引號,只在較后一段末尾用后引號。
示例:我曾在報紙上看到有人這樣談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和不喜歡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和不擅長什么。……
“幸福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選擇。……”
4. 8.3.6 在書寫帶月、日的事件、節(jié)日或其他特定意義的短語(含簡稱)時,通常只標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強調(diào)該事件或節(jié)日本身時,也可連同事件或節(jié)日一起標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來的話劇,是我國戲劇中的新形式。
示例3: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
4.9 括號
4.9. 1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的注釋內(nèi)容、補充說明或其他特定意義的語句。
4.9.2形式
括號的主要形式是圓括號“()”,其他形式還有方括號“[ ]”、六角括號“〔〕”和方頭括號“【】”等。
4.9.3基本用法
4.9.3. 1 標示下列各種情況,均用圓括號:
a)標示注釋內(nèi)容或補充說明。
示例1:我校擁有特級教師(含已退休的)17人。
示例2: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熱烈鼓掌)
b)標示訂正或補加的文字。
示例3:信紙上用稚嫩的字體寫著:“阿夷(姨),你好!”。
示例4:該建筑公司負責的建設工程全部達到優(yōu)良工程(的標準)。
c)標示序次語。
示例5:語言有三個要素:(1)聲音;(2)結構;(3)意義。
示例6:思想有三個條件:(一)事理;(二)心理;(三)倫理。
d)標示引語的出處。
示例7:他說得好:“未畫之前,不立一格;既畫之后,不留一格。”(《板橋集·題畫》)
e)標示漢語注音。
示例8 :“的(de)”這個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較常用。
4.9.3.2 標示作者國籍或所屬朝代時,可用方括號或六角括號。
示例1: [英]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
示例2:〔唐〕杜甫著
4.9.3.3 報刊標示電訊、報道的開頭,可用方頭括號。
示例:【新華社南京消息】
4.9.3.4標示公文發(fā)文字號中的發(fā)文年份時,可用六角括號。
示例:國發(fā)〔2011〕3號文件
4.9.3.5 標示被注釋的詞語時,可用六角括號或方頭括號。
示例1:〔奇觀〕奇?zhèn)サ木跋蟆?/p>
示例2:【愛因斯坦】物理學家。生于德國,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移居美國。
4.9.3.6除科技書刊中的數(shù)學、邏輯公式外,所有括號(特別是同一形式的括號)應盡量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括號時,宜采用不同的括號形式配合使用。
示例:〔茸( r6ng)毛〕很細很細的毛。
4.10 破折號
4.10. 1 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釋、補充說明或語音、意義的變化。
4.10.2 形式
破折號的形式是“──”。
4.10.3 基本用法
4.10.3. 1標示注釋內(nèi)容或補充說明(也可用括號,見4.9.3. 1;二者的區(qū)別另見B. 1.7)。
示例1: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
示例2:我一直堅持讀書,想借此喚起弟妹對生活的希望──無論環(huán)境多么困難。
4.10.3.2 標示插入語(也可用逗號,見4.4.3.3)。
示例:這簡直就是──說得不客氣點──無恥的勾當!
4.10.3.3 標示總結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號,見4.7.3. 1、4.7.3.2)。
示例1:堅強,純潔,嚴于律已,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示例2:畫家開始娓娓道來──
數(shù)年前的一個寒冬,……
4.10.3.4 標示話題的轉(zhuǎn)換。
示例:“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趙七爺?shù)吐曊f道。
4.10.3.5 標示聲音的延長。
示例:“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4.10.3.6 標示話語的中斷或間隔。
示例1:“班長他犧──”小馬話沒說完就大哭起來。
示例2 :“親愛的媽媽,你不知道我多愛您。──還有你,我的孩子!”
4.10.3.7 標示引出對話。
示例:──你長大后想成為科學家嗎?
──當然想了!
4.10.3.8 標示事項列舉分承。
示例: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環(huán)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huán)境聲學;
──環(huán)境光學;
──環(huán)境熱學;
──環(huán)境電磁學;
──環(huán)境空氣動力學。
4.10.3.9用于副標題之前。
示例:飛向太平洋
──我國新型號運載火箭發(fā)射目擊記
4.10.3. 10 用于引文、注文后,標示作者、出處或注釋者。
示例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示例2: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
──《漢書》
示例3:很多人寫好信后把信箋折成方勝形,我看大可不必。(方勝,指古代婦女戴的方形首飾,用彩綢等制作,由兩個斜方部分疊合而成。──編者注)
4.11省略號
4.11. 1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內(nèi)容的省略及意義的斷續(xù)等。
4.11.2 形式
省略號的形式是“……''。
4.11.3 基本用法
4.11.3. 1 標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們齊聲朗誦起來:“……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4.11.3.2 標示列舉或重復詞語的省略。
示例1:對政治的敏感,對生活的敏感,對性格的敏感,……這部是作家必須要有的素質(zhì)。
示例2:他氣得連聲說:“好,好……算我沒說。”
4.11.3.3 標示語意未盡。
示例1: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見一縷炊煙,……
示例2:你這樣干,未免太……!
4.11.3.4 標示說話時斷斷續(xù)續(xù)。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說:“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認錯了。”
4.11.3.5 標示對話中的沉默不語。
示例:“還沒結婚吧?”
“……”他飛紅了臉,更加忸怩起來。
4.11.3.6 標示特定的成分虛缺。
示例:只要……就……
4.11.3.7 在標示詩行、段落的省略時,可連用兩個省略號(即相當于十二連點)。
示例1:從隔壁房間傳來緩緩而抑揚頓挫的吟詠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示例2:該刊根據(jù)工作質(zhì)量、上稿數(shù)量、參與程度等方面的表現(xiàn),評選出了高校十佳記者站。還根據(jù)發(fā)稿數(shù)量、提供新聞線索情況以及對刊物的關注度等,評選出了十佳通訊員。
……
4.12 著重號
4.12.1 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4.12.2形式
著重號的形式是“.”標注在相應文字的下方。
4.12.3基本用法
4.12.3.1標示語段中重要的文字。
示例1:詩人需要表現(xiàn),而不是證明。
示例2:下面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4.12.3.2標示語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示例:下邊加點的字,除了在詞中的讀法外,還有哪些讀法?
著急子彈強調(diào)
4.13 連接號
4.13.1 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某些相關聯(lián)成分之間的連接。
4.13.2 形式
連接號的形式有短橫線“-”、一字線“一”和浪紋線“~”三種。
4.13.3基本用法
4.13.3.1 標示下列各種情況,均用短橫線:
a)化合物的名稱或表格、插圖的編號!∈纠1:3-戊酮為無色液體,對眼及皮膚有強烈刺激性。
示例2:參見下頁表2-8、表2-9。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