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做個明白的家長

 可能我們永遠無法真正讀懂孩子的心,但我們卻可以去面對我們的內心,我們可以清楚的認知自己是什么樣的家長,同時去融入我們的家庭,最后一切迎刃而解。

 1.1 你是什么樣的父母?

 1.2 重新認識你的孩子

 1.3 家長教育并非家庭教育

 1.4 家就是一個小地球

 第二章 初出茅廬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大幅度地去改變孩子、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yǎng)成優(yōu)良的行為習慣。當習慣養(yǎng)成,孩子的進步就不僅只是一點點。

 2.1 最珍貴的禮物

 2.2 看電視的較量

 2.3 誰偷走了信任?

 2.4 給孩子一些安全感

 2.5 約束你的“暴”脾氣

 第三章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有些時候,家長的嘮叨,家長的叮嚀會致使孩子失去自動自發(fā)的學習,催逼只會讓孩子陷入學習的掙扎區(qū),因此少一些嘮叨、少一些自作主張,結果也會出人意料。

 3.1 拿什么拯救你,作業(yè)

 3.2 生活中的談判高手

 3.3 70與90激情碰撞

 3.4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3.5 嘮叨抱怨害處大

 第四章 漸入佳境

 父母掌握著孩子的命運,任何改變孩子的打算,都必須從改變自身做起。從此刻起開始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因為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4.1 誰動了孩子的教育

    4.2 做孩子的情緒轉換機

 4.3 帶孩子一起全身“spa”

 4.4 家長要有合理的期望

 4.5 令人驚喜的轉折

 第五章 爐火純青

 改變孩子和父母的緊張關系,從溝通開始,把孩子當大人一樣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溝通,有時候傾聽亦是一種溝通。

 5.1 你值得孩子傾訴嗎?

 5.2 中國式溝通的困惑

 5.3 誰將是下一個偶像明星?

 5.4 讓孩子自己來

 5.5 一家人的漸進變化

 第六章 鶴立雞群

 檢驗一個家庭給孩子的愛是否優(yōu)質的,有一個試金石,即父母是否愿意充分地對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動孩子自主和獨立。

 6.1 相冊里的故事情節(jié)

 6.2 把局限留給自己

 6.3 目標該由孩子自己設定

 6.4 處處是課堂

 6.5 學無止境

   第七章  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處于“被教育”的地位,會被家長劃出各種條條框框來“規(guī)范行為”。但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是怎樣的呢?有多少家長愿意放下“教育者”的架子,俯下身子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呢?

 7.1 別把我當木偶

 7.2 我的秘密我做主

 7.3 接納我的不完美

 7.4 別在他人面前批評我

 7.5 尊重我的興趣愛好

  第八章  親子溝通

 理解需要過程,所以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和子女溝通,通過家長循序漸進的溝通方式,親子溝通就不會成為泡影,只有掌握與孩子交談的藝術,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兩代人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8.1 親子溝通需要同理心

 8.2 讓孩子樂學雙收

 8.3 知己知彼讓溝通更順暢

 8.4 家庭支持是激發(fā)孩子的最大動力

 8.5 親子溝通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8.6 好心態(tài)化解考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