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其實,父母如果能夠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往往會得到孩子相對的友善。同時,“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沖突時的言語傷害,可以使你冷靜下來,重新去思考,這對維持親子間的良好關系有一定的幫助。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以下技巧。多用贊美之詞和身體語言。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你們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或許你并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關愛他。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我也這樣想的”等等,就能讓孩子覺得受到了你們的認同。有時不說話,而利用身體語言,如微笑、擁抱和點頭等,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是多么疼他,不只是在他表現(xiàn)良好時。身體接觸表達親昵感情,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時候才表達親昵的感情,當孩子稍大一點后便改以冷淡的態(tài)度,拒絕孩子的“糾纏”。然而身體接觸可以令孩子切身體會父母的關懷。同時也別忘了接納孩子對你們的愛意。語氣應溫和,態(tài)度要友善。父母應避免用高昂、尖銳并帶有威嚇的聲音對孩子說話,盡可能以微笑、歡快、平和的語氣說話,顯示出友善和冷靜的態(tài)度。
與孩子溝通的25個有效法
1、傾聽他們怎么說,而且須用心地傾聽。
2、花時間學會真正理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3、就像我們當父母的一樣,孩子當然也不是優(yōu)秀的,故不妨接納他們本來的樣子吧!
4、常和他們一起度過有意義的時光。
5、別將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橫向比較”。
6、與其對孩子常作否定,還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話說說。
7、不忘表揚--告訴他們你為他們而感到自豪。
8、禮貌對待他們的朋友。
9、可以跟他們說說你心中的煩惱,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遇到麻煩的并非只有他們。
10、熱心參加他們小學入學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表演會、手工作品展覽會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們的意見或看法。
12、對他們擁有的物品同樣應予以尊重。
13、不妨經(jīng)常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發(fā)現(xiàn)你和孩子共同喜歡做的事,并參與其中。
15、對小學入學布置給孩子的工作同樣熱心。
16、耐心地觀察并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所在。
17、盡量多地和他們一起進餐,或一起做飯。
18、有時可對他們說,你認為他們很有兩下子。
19、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隨地樂于做他們的幫手和后盾。
20、作解釋時務必耐心。
21、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突發(fā)的意外事件。
22、為了能隨時照顧孩子,你也須照顧好自己。
23、向他們說,你很高興是他們的家長。
24、見到孩子時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們說你真誠地愛著他們。
與反抗期幼兒的溝通:
1、合理滿足法
對孩子合理的需求,尤其是學習、探索環(huán)境的欲望要給予充分地滿足。一方面,你應當重新檢查一下房間的安全情況,以排除任何導致危險的隱患。有些東西如刀、藥品等,與其大喝一聲“不許動”,不如讓孩子看不見;另一方面,你可以在室內外給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相對固定的小“功能角”。如茶幾上的積木、拼插玩具等組成的“巧手角”;一些圖書、畫報、錄音機構成的“閱讀角”;畫報、紙筆構成的“圖畫角”;一套大小、質地不同的球和一個簡易的籃球架就成了“運動角”等等。
2、轉移注意法
對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有危險的活動,應當盡量避免正面沖突,可適當采取轉移注意的辦法進行軟處理。如打開電視機看一些有趣的節(jié)目,煞有介事地和布娃娃說話,給他較喜歡的一件玩具,或者干脆帶孩子離開當時的環(huán)境等等。當然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你可以故意讓他贏上一、二個回合以滿足他。
3、故意冷淡法
有的時候,有些孩子會故意做一些惡作劇,以觀察你的“有趣”反應。如你不讓他打開電冰箱,他就故意當著你的面把冰箱打開,然后等著你發(fā)作,他好看“熱鬧”,同時調皮的與家長玩游戲。這時,家長較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故意裝作看不見,當他討個沒趣后,就會停止這種惡作劇。
4、后果處罰法
運用孩子行為后果本身,自然地懲罰。如他非要去摸熱水瓶。不妨把瓶塞打開,抓他的手放在熱氣上,當感到燙時就不會再要了。
5、適當說“不”法
上述一些方法并不等于完全可以讓孩子為所欲為。在某些情況下,適當?shù)貙⒆诱f“不”還是很有必要的,對孩子的否定,會體現(xiàn)家長對此時孩子做的事情和行為,堅定的態(tài)度和意志,向他提供學習服從的機會,因為學會服從也是一種能力。當然在你做出行還是不行的決定之前,要充分考慮到他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