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么寫(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主要思路。了解文章敘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記敘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事件是怎樣安排的?文章是怎樣過渡的?弄清文章的線索、順序、層次等。
北京小學記敘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1. 問文章內容類別?
答:此文是一篇 。備選答案有: (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2.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 文章的寫作順序:
常見的寫作順序有5種:
(1) 按時間先后順序寫。
寫人、寫事、寫景時,常見的是以時間的先后為順序記敘。(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如《高大的皂莢樹》一文,開頭描寫皂莢樹的樣子,接著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描寫皂莢樹給同學們帶來的許多方便和快樂。
(2) 按地點變換的順序寫。
常用于寫游記、參觀記、活動。(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是按金華城→羅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先后順序,記敘金華雙龍洞的總體情況和主要特征。又如《參觀人民大會堂》一文,是按“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會議廳→走出大門”幾個不同地點來記敘的。
(3) 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
即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
如《中國石》一文中戰(zhàn)士們愛揀石頭、愛賽石,這是發(fā)現“中國石”的起因;揀石、洗石、發(fā)現了“中國石”,仔細端詳“中國石”,這是揀到“中國石”的經過;戰(zhàn)士們喜愛“中國石”,這是“中國石”帶來的結果。這樣寫,讓人明白事情發(fā)展的階段性和來龍去脈。
(4)按不同方面內容的順序寫。
常用于寫帶有說明性的文章和狀物的文章。
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作者寫了不同內容的四件事:講《水滸傳》、談“碰壁”、救護車夫、關心女傭,表達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
(5)按總分的順序寫。北京小學記敘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A先總后分再總;
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先總的講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寫小興安嶺的景色,較后總結:“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B先總后分;
C先分后總。
如《再見了,親人》一文,前三段分別描述志愿軍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別的情景,較后一段總結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
(6)其它:由近到遠(由遠到近);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方位順序;生長順序……
4.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開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fā)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北京小學記敘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1)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fā)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敘(略)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yōu)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jié)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夸張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jié)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的)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
(8)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系上下文再解釋。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后文作鋪墊
17.表達方式? 北京小學記敘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情的作用?
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形象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tài)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huán)境描寫(11)細節(jié)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揭示文章(…的)主題。